桂林9月5日电(邓竣缤 杨宗盛)9月4日,广西桂林资源县举办一年一度的河灯歌节。这场传承千年的民俗活动,通过融入现代科技与创新形式,不仅让“万盏河灯映资江”的传统盛景焕发新生,更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游客的目光,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活态传承”的生动缩影。
长期以来,剧场常常被认为“曲高和寡”。但近年来,从《只此青绿》《五星出东方》到《赵氏孤儿》,一批本土原创作品凭借精良的创作和鲜明的文化气质,打破了这一印象。它们不仅赢得了年轻观众的共鸣,也证明了只要内容过硬,剧场完全可以从小众走向大众。票根经济让剧场和城市的关系更加紧密。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带动超过1∶48的城市综合消费,“苏超”用一张低价球票串联起景点、特产、电影票,都是这一逻辑的体现。
全国青联委员、香港湖南青年会会长孙秀祖提到,现场观礼让她深刻意识到,九三阅兵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绝佳时机。“我们要从抗战精神中汲取力量,继续发挥好香港‘超级联系人’的角色,向世界讲述文明进步、爱好和平、坚持发展的中国故事。”
农业农村部派出3个由司局级干部带队的工作组和7个科技小分队,赴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7省,指导各地做好抗旱准备和应对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夏收夏播。
该项目依托纳溪丝厂旧址,通过“三线记忆”与当代青年社交需求的深度结合,构建了集工业文化展示、沉浸式互动、夜间经济于一体的特色消费空间,成为泸州“烟火纳溪”品牌的重要载体。该街区的前身,是三四十年前当地红火一时的纳溪丝绸厂。后来受下岗潮影响,这家老旧企业无奈停产关闭,旧址逐渐沦为废弃堆场,环境卫生恶劣、形象破败,鲜有人至,与周边的城市发展格格不入。
2014年,他再回临汾。家乡盖了新房,通了高铁,“进步之大,非当年情况可比”。当年他还特意去了克难坡,发现其已开发成景区,并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周先生告诉记者,通往坠崖游客的山路陡峭,起码要具备基础的登山技能才行,“我们出于安全考虑都不同意老人前往。没过多久,救援直升机到了,但崖下的树冠太密,机上的救援人员始终找不到准确的位置。”周先生称,看着直升机不断盘旋无法落梯,老人在一旁心急如焚,他的心里也非常着急,便决定在前面开路,把老人带到儿子身边。
周先生说,快40岁的他,因为这件事又成长了一次。“虽然肤色不同,语言不通,国籍不一样,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相通的。我也有个10岁的儿子,我太能理解老人见到儿子那一刻所迸发出的情感了。虽然很遗憾没能救人,但我还是觉得这个事情做得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