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理事会是欧盟的最高决策机构,决定欧盟总体方针、优先事项和政策议程。而在采访交流中,我们仍能听见米歇尔对“中欧各自优先事项”的多次强调。
一方面,挖掘重大节庆展会潜力。充分发挥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这些平台的引领作用,推动各地打造美食集市、民俗体验、农事研学、休闲观光等沉浸式消费场景,吸引城乡居民消费。2024年,各地组织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3000多场次,累计带动农产品消费300多亿元。另一方面,搭建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组织“土特产”走进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推介周系列活动,数万款产品集中亮相,呈现出购销两旺态势。同时,推出36个大中城市农产品促消费行动,指导大型电商平台设置“土特产”销售专区,开展直播助农活动。
随着近年来文旅市场的火热,人们对文创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文化属性丰富的文创产品备受文创研发企业的青睐。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要让文物活起来,要让文物从博物馆里,走进消费者的生活里。
不断加大新能源领域科技投入,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宝申带领企业在晶硅及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转换效率上屡破世界纪录,单晶硅片在过去10年累计出货量居全球前列。光伏作为“新三样”代表扬帆出海,遍布全球;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自7月23日以来,中国北方多地遭遇持续强降雨侵袭,海河流域潮白河、永定河上游持续降雨。受降雨影响,多条河流先后发生有实测资料以来最大洪水;27日3时潮白河干流密云水库发生1959年建库以来最大入库洪水,最大入库流量6550立方米每秒。并于下午3时启动泄流。吉林、甘肃、内蒙古等地也遭受不同程度的暴雨洪涝灾害,导致城市内涝、道路中断及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面对严峻形势,各地政府迅速响应,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并组织多部门联合抢险救援。
澎湃新闻:您曾指出,欧盟的“多元一体”与中国“和而不同”的理念,使双方成为天然的合作伙伴。然而,自从欧盟提出对华“三重定位”后,叠加近年来在经贸等领域上的摩擦及媒体的渲染,我们注意到中欧之间似乎存在某种程度的认知错位。我们似乎难以从“和而不同”的理念出发理解彼此的行为。您如何看待这种认知差异?我们又应如何在中欧关系的具体实践中,真正运用“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理念?
一项针对全职工厂工人的职业疼痛调查发现他们的慢性腰痛和下肢疼痛的报告率很高,其中 48.7% 的工人站立姿势占到总工时的一半以上,久站女性工人的腰痛报告率甚至高于其他重物搬运岗位的女性工人。
我有幸在欧洲理事会任职10年,算是这个机构里的“老兵”了。我深切感受到,过去,世界上其他大国曾影响中欧间的正常关系。更明确来说,任由俄罗斯或美国来决定中欧关系的本质和框架,那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