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8月26日电 (记者 程景伟)“旗展华南 砥柱中流——华南人民抗战历史专题展”26日在广东省档案馆开幕。展览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将持续至12月底。
该展览面积约1500平方米,从广东省档案馆、广东省博物馆、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及各地市有关场馆遴选图片400余张、实物展品50余件(套)进行集中展示。展览内容共分为“民族危急 奋起救亡”“日军暴行 铁证如山”“建立武装 英勇抗敌”“港澳台侨 共赴国难”“战略反攻 夺取胜利”五个部分。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坚持群众路线,以毫不妥协的立场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广大民众的衷心拥护,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巨大贡献。”诺索夫告诉记者,“我与中方共同举行纪念活动,就是希望年轻一代记住历史本来的面貌,与一些国家妄图篡改二战历史的行径作坚决斗争。”
随着“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城乡区域发展正从“不平衡”迈向“共富共美”。一批年轻人返乡创业,串联起产业兴、乡村美、百姓富的活力画卷。
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理事 李国宏:想在洛阳江上建一座跨海大石桥,潮汐是最重要的因素,所以洛阳桥建造当中应用到很多技术手段都跟潮汐有关。首先就是筏型基础的运用。
当前,我国民营经济整体实力、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大大提升,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具备坚实基础。从规模实力上看,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实有民营经济组织1.85亿户,占经营主体总量的96.76%,同比增长2.3%。私营企业数量突破5800万户,同比增长5.2%。从创新能力上看,2012年以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由62.4%提高至92%以上。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80%。特别是一批民营科技企业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取得系列突破,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占据先机。例如: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宇树H1人形机器人赢得冠军;以宇树科技、深度求索(DeepSeek)、强脑科技等为代表的系列高科技企业异军突起,改变了全球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发展格局。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领域民营经济发展潜力不断释放,2024年民营企业首次成为我国高技术产品的最大进出口主体,一批科技企业坚持自主创新,取得了全球瞩目的突破性成果。从社会贡献上看,我国民营经济已成为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开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政府很关照烈士后人,给我的儿子和儿媳都安排了工作。我的孙子朱磊也很争气,他考上了大学,还在大学期间参军报国,继承我父亲的遗志。”说起自己幸福的家庭,黄鲁彬特别欣慰。
在全聚德品牌161周年庆典活动上,公司围绕“鸭货”特色,推出鸭趣三享、鸭三宝儿、陈皮鸭等特色鸭货;零研所零食系列推出小包装鸭肉干、即食鸭脖等休闲产品,成功拓展零食消费场景;跨界单品黑猪肉烤肠坚持"真材实料"理念,选用优质黑猪肉原料,小闲酥采用0添加配方,酥脆鸭蛋卷选用优质原料,契合当代消费者对"美味+健康"的双重需求。公司还推出全聚德品牌三款100毫升玲珑酒凭借醇厚口感赢得较好的市场口碑和销售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