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主战场:《长江保护法》正式施行,为母亲河筑牢法治屏障;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腾退岸线焕发新生机;史无前例的“十年禁渔”全面启动,长江干流连续五年保持Ⅱ类水质,江豚逐浪、鱼跃鸟飞的生态图景频频出现,曾经“靠水吃水”的渔民成为守护长江的“生态卫士”。
面向未来,按照规划,到2035年,长江经济带将全面建成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中国经济也将继续伴着这条母亲河,行进在更加宽广稳健的高质量发展航道上!
湖北武汉华锦社区居民 季欣伟:我在这里报了声乐班和剪纸班,本来就挺喜欢唱歌的,在这里认识了很多歌友,自己的晚年生活品质也得到了提升。
一濑敬一郎的坚持,也鼓舞着常德的父老乡亲们。一审结束后,陈玉芳情绪低落,一度想换个工作单位。不久,一濑敬一郎专程来到常德,找到陈玉芳。他说:“我们都要坚持下去,直到夙愿达成的那一天。”
“十四五”期间,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四梁八柱”基本建立。一网通办背后的数据要素流通,就是其中的关键一环,在企业生产和运营中发挥重要作用。
来自社会各界的支持,鼓舞着常德原告团。功夫不负有心人,2002年8月26日,日本东京地方法院认定,侵华日军731部队在常德、浙江实施了细菌战,造成10000人以上无辜平民痛苦死亡。“这个消息一出,我们所有人都激动流泪。铁证如山,日本政府必须承认他们的罪行!”陈玉芳说。
在乡宁当地,每到中秋节前,千家万户烤制月饼曾是一道风景。在代代相传中,这项技艺混合着气候物产、风土人情,沉淀成乡宁人的“舌尖记忆”。
转入飞虎奇兵馆,展柜中一枚厚重的飞虎队铜鹰标识格外引人注目。这只展翅的雄鹰,曾是抗战时期最令人感动的符号之一。展览资料显示:这支由美国志愿人员组成的航空队,在1941年至1942年间,为保卫中国西南地区的空防和至关重要的滇缅补给线,与日军展开了英勇搏斗。这枚铜鹰不仅是军事标识,更是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象征。它无言地诉说着:中国的抗战不是孤军奋战,而是与世界正义力量紧密相连。当绘有鲨鱼嘴图案的战机翱翔在中国天空时,它们带来的是希望,是全球正义力量共同抗击法西斯暴政的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