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变化的背后,是大陆为两岸青年铺就的“机遇之路”愈发宽广。从最初的“政策宣讲”到如今的“全链条服务”,从单一的“就业招聘”到覆盖“创业孵化、产业对接、生活保障”的生态体系,论坛早已超越“交流平台”的范畴,成为台青融入大陆发展的“转换器”。
截至6月13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48亿立方米,储量充足有保证,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地下水源较充沛,能够满足抗旱需求。5月下旬以来,对全省98.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和56.85万项灌排沟渠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修复损坏设施,确保抗旱灌溉需要。省财政近期专门安排3000万抗旱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抗旱工作。
第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各地继续加大创新投入,我国现在研发(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接近2.7%,已经超过欧盟平均水平,接近OECD国家平均水平。一批创新成果在涌现,据相关部门统计,1-5月份,我国有效发明专利申请量接近500万件,增长12.8%,速度还是比较快的。另外,一批创新成果也引起世界广泛关注。今年以来,从Deepseek大模型到机器人马拉松赛,从航空航天到无人驾驶,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
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4355元,增长3.3%,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0.4%;人均衣着消费支出843元,增长2.1%,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5.9%;人均居住消费支出3092元,增长2.9%,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1.6%;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804元,增长9.0%,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5.6%;人均交通通信消费支出1972元,增长8.4%,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3.8%;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1499元,增长11.8%,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0.5%;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1314元,增长3.4%,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9.2%;人均其他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430元,增长10.4%,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0%。
全国自然灾害方面,上半年,我国自然灾害以地震、洪涝和地质灾害为主,风雹、干旱、台风、低温冷冻和雪灾、森林火灾等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2503.7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死亡失踪307人,紧急转移安置62万人次,倒塌房屋2.96万间,损坏房屋34.72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2182.9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541.1亿元。
站上舞台、发表作品之后,创作者当然希望得到点赞和鼓励,也需要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若干举措》明确提出,对讲好上海故事、中国故事且有较大影响力的,单项内容市级层面最高给予10万元奖励;对开展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相关应用场景建设的主体,给予项目总投资最高30%、不超过2000万元支持。
当日,董士奎、孙源从上海前往泉州晋江,就在飞机等候起飞指令滑出跑道之际,与孙源同排座位的乘客王先生突然陷入昏迷。邻座乘客发现异常后,第一时间向身为医生的孙源求助。
一是我国外贸“朋友圈”越扩越大,特别是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联系更趋紧密。上半年,我国对欧盟、日本、英国等传统市场出口稳定增长,对东盟、中亚、非洲等新兴市场出口增速均达到两位数。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1.29万亿元,增长4.7%,占进出口总值的51.8%,较去年同期提升达到0.9个百分点。得益于丝路海运、空中丝路和跨境公路的快速发展,各国的好货能够在第一时间实现“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