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传承数百年的“林下养殖”智慧持续焕发生机。据文献记载,泰和乌鸡林下生态养殖始于清朝乾隆年间,农户在庭院、农田、果园中散养乌鸡,逐渐形成独特系统。2020年1月,这一“江西泰和乌鸡林下养殖系统”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我们园区日均进出车辆约数百辆次,此前车辆出入要通过两根闸杆,程序繁琐。若要提升效率,两根杆只能留一根。”裴雄伟告诉记者,长沙市政协前期组织专家到园区调研,他受邀参加了3次政协组织的协商会,每次都能看到新进展。最近这次协商会举行时,物流园入口已经只有一根闸杆了,车辆进园区更加顺畅。
破解一煤独大,抓好能源转型,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产业升级,适度多元发展……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定有序向前推进”。
作为新疆环阿尔泰山“千里画廊”的核心路段,行驶在阿禾公路上可以感受到人在景中、路在画中的体验。截至目前,阿禾公路车流量已接近3万辆次,旅游人数超10万人次,成为拉动当地消费的新引擎。
在当年年底,塞尔维亚国防部也在其官网上大方展示第250防空导弹旅装备的中国FK-3防空导弹系统,并刊文称,中国制造的FK-3是塞尔维亚“防空系统的一个里程碑”。塞尔维亚空军和防空部队在装备新型FK-3防空导弹系统后,塞尔维亚的空域控制和防御系统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这种高机动性的导弹系统保护着塞尔维亚的天空”。
在1999年北约侵犯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期间,当时作为南联盟防空部队一员的塞尔维亚第250防空旅,因为运用第二代防空导弹萨姆-3击落一架北约的美国F-117A隐形战斗机而名声大噪。这也是公开记录中,人类战争史上首次运用防空导弹击落隐形战机。二十多年后,这支塞尔维亚的英雄部队因为大方展示新换装的中国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再度成为世界的焦点。装备先进的中国武器装备究竟是一种什么体验?拥有出色实战战绩的塞尔维亚第250防空导弹旅又是如何看待中国的防空武器装备?该旅防空指挥官达利博尔·亚历西奇(Dalibor Aleksic)少校近期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从用户角度分享了中国防空利器的“使用体验”。
当然,也有一些运营规范、转型成功的古镇,成为其他古镇争相效仿的范本。它们转型成功的秘诀何在?也是我们这组专题探究的重点所在。
后天,东北地区东部、江南大部、西南地区南部、华南大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雨,其中,湖南南部、江西南部、浙江北部和西南部、福建西北部、云南西南部、广西东北部、广东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