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等,加强在永久基本农田上建设高标准农田,逐步把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建设成高标准农田。县级人民政府自然资源、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将永久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建设等耕地保护相关信息及时共享,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全国农田建设综合监测监管平台管理。
多个欧洲国家官员8月30日发声,批评美国政府拒绝向准备前往纽约参加联合国大会的巴勒斯坦国总统阿巴斯等巴方人员发放签证,认为这一做法“不可接受”。
种植大户们纷纷感叹科技带来的变革:“以前全凭经验,现在靠数据。无人机巡田、智能灌溉、手机APP远程监测,什么时候该浇水施肥一目了然。”通过精准播种和水肥一体化系统,康青7号、9号品种亩产从去年的212公斤提升至230公斤,种植密度优化15%,实现了从粗放式到精细化的转变。
1984年5月,习近平同志在正定主持岸下惨案死难同胞纪念碑揭碑仪式,亲自审定的碑文,记录了卢沟桥事变后发生在正定岸下村的一段悲壮抗争史,村民黄骡驹与日军殊死搏斗、英勇就义——
2007年4月,习近平同志调研吴淞炮台湾湿地公园后,回顾自己从政以来的轨迹:“我一路走过的地方,都是当年鸦片战争中爱国志士英雄事迹的所在地,厦门有陈化成墓,浙江舟山有定海‘三总兵’雕塑,宝山是陈化成牺牲的地方”。
当年在陕北的窑洞里,知青习近平就阅读过那些记录反法西斯战争的军事著作。摊开图册,趴在炕上对照文章搜寻一个个不熟悉的异国地名。苏军将士“祖国虽然辽阔,但我们退无可退,背后就是莫斯科”的豪言壮语,使他久久不能忘怀。
许纪霖: 2003年这本书出版的时候,事实上我要回应的是90年代到2000年初第一次知识分子面临何去何从的问题,和今天有点不一样。改革开放以后知识分子迎来了春天,80年代知识分子天然认为自己是精英。90年代,特别是1992年以后中国知识分子第一次碰到了一个何去何从的问题,为什么?当时知识分子碰到三个挑战:
从中哈原油管道到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从中塔公路到中吉乌公路和铁路,从中巴经济走廊到中欧班列……多年来,上合组织各成员国合作不断深化,取得累累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