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从医疗服务的便捷度到全民健康的硬指标,都实现了肉眼可见的提升。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让东中西部的医疗资源差距不断缩小;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专家的医疗服务;守护“一老一小”,更是托起稳稳的幸福。此外,医药卫生领域科研创新也取得了很多突破,让更多患者“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国产药物和医疗设备。相信下一步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全民的健康水平还将持续提升、健康公平性也将进一步得到改善。
从巍巍太行的刀锋,到抗美援朝战场“空中拼刺刀”的壮举,再到新时代拼出来、干出来的伟大成就,从一种战技,淬炼为一股精神、一种力量,“拼刺刀”精神永不过时,总在胸膛燃烧、在心底升腾。
故事里,有年轻一代的鲜活力量。那曲的欧玛亭嘎风电场,所在地平均海拔4650米。风电场建设之初,负责人胡建生就来到这里,第一台风机是在风雪中吊装完成的,“项目建成后停电现象几乎没再发生过”。如今,00后陈阳大学毕业后在风电场上负责检修维护,每到冬季乡亲们能在温暖的屋子里喝奶茶,就是他“工作的意义”。这里的风机叶片每转一圈发电6.7千瓦时,年轻人同样在用青春“发电”。
同时,我国努力提升儿科服务能力,80%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够提供儿童常见病诊疗服务,2024年底儿科执业(助理)医师达到24.39万人,比2020年增加近50%。此外,我国针对0至6岁儿童开展眼保健和视力检查工作,2024年覆盖率已达95.4%。
作为我国高原浮空观测领域的关键装备,“极目一号”具备大载重能力、超长续航时长、强抗干扰性能及对复杂环境的高适应性等核心优势。自2017年起,浮空艇已在青藏高原的鲁朗、纳木错、珠峰、双湖、可可西里、塔什库尔干等核心区域先后开展系统性科学观测,并于2022年升空至海拔9050米,突破同类型浮空艇升空观测高度的世界纪录,成为体现我国浮空观测领域自主创新水平的标杆产品。
对西北城市来说,机场的作用尤为重要。西北不沿海,也没有内河航运。依托铁路和机场打造枢纽,形成开放门户,无论对区域还是全国而言,都具有经济与战略的双重意义。
自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北区航站楼启用以来,乌鲁木齐国际航空枢纽的“含金量”日益凸显。新疆民航航线达595条,25条国际客运航线通达17个国家和地区,“东西成扇、疆内成网”的航线格局已经形成。
展望后市,对短期市场的理解不变,A股尚未摆脱小级别休整波段。性价比方面,短期性价比指标普遍处于高位回落,且尚未确认有效调整波段。同时,A股指数继续上台阶的结构主线尚不清晰,A股重新回归有机会的震荡市,进入新主线和新催化的等待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