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副主任 许学伟:此次“蛟龙”号实现首次中国载人深潜极地冰区下潜,将中国载人深潜由“全海深”向“全海域”突破,代表我国深海进入、深海探测的科技实力不断提升。
“安全地把中国人送进太空”,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的心愿;“山里的孩子一个都不能掉队”,是“燃灯校长”张桂梅的心愿;“国家一天比一天强盛”,是百岁抗战老兵崔恭最大的心愿……今天的中国,各行各业的蓬勃发展,人民生活的蒸蒸日上,浓缩在一个个“如愿”里。
6月14日上午,水利部组织开展抗旱专题会商,分析研判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旱情形势,要求即日起,受旱地区上游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保障抗旱用水需求,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以及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6月14日15时,水利部将针对河南、河北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目前维持针对山西、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6省的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两个工作组正在一线指导抗旱工作。
再后来,舞台静了些,成了“光影的回忆场”。《一生所爱》的柔婉缓缓流淌,大屏幕上同步切出电影里大漠孤烟、城楼剪影的经典片段;紧接着旋律骤然一转,《沧海一声笑》的江湖豪情涌上台,屏幕上也换成侠客纵马、江湖饮酒的镜头,高低音交织间,满是快意恩仇的洒脱。“小时候跟着爸爸看这些电影,现在带着女儿来听现场,一下子就想起从前了。”坐在看台上的林翼攥着女儿的手,手指跟着旋律轻轻敲着膝盖,“这些歌、这些画面,早就刻在我的记忆里了,不管过多少年听,还是这么有感觉。”
中国经济长期保持平稳健康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确定性和正能量。最近一段时间,国际国内有一些声音认为,在中国,投资和发展已经过了黄金阶段,机会变少。实际上,中国从不缺乏投资机会和市场空间,中国经济加快转型升级,将为世界各国带来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
保障和改善民生蕴含重大机遇。中国人类发展指数持续提升,育幼、教育、养老、医疗等需求不断增长。比如,2025年中国将实现每千人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4.5个,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60岁以上人口超3亿人,但每千名老人养老床位数、执业医师数、护士数与发达国家均存在不同程度差距。解决好幼有所育、学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等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将创造大量新的就业岗位和市场机遇。
当城市街巷飘起月饼香时,喜马拉雅南麓原始森林大雨初霁。国庆、中秋假期,西藏军区某部巡逻分队踩着泥泞出发,迷彩服上的露珠在晨光中折射出细碎的光——这是来自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藏族军官杨俊骁第83次带队巡逻,也是“00后”新兵把玉鑫的“成人礼”。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潜航员 齐海滨:在北极我们要面临风、浪、流、冰、雾、寒等诸多复杂作业环境,尤其是在大面积冰面区域的作业,我们要选择合适的下潜点,综合考虑浮冰的漂浮情况,这些都是和其他海区深潜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