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黄陵7月11日电 (杨英琦)电厂燃料来自煤矿所产原煤、生产主水源为城市污水再生水、固废全部综合利用……记者10日跟随“活力中国调研行·万千气象看陕西”主题采访团来到黄陵矿业沮源发电有限公司,了解其在能源产业升级中的创新实践。
在实验室、在建设工地,中国高铁技术的破壁之路,展现了铁路人敢闯敢试、矢志不渝的精神气魄。从从高原到沿海,从沙漠到冻土,中国高铁疾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新时代新征程,“流动的中国”充满繁荣发展的活力。
2024年,西安机场旅客吞吐量4703.04万人次,排名全国第11位;乌鲁木齐机场旅客吞吐量2776.57万人次,排名全国第18位。西安去年GDP为13317.78亿元,排名全国第21位;乌鲁木齐去年GDP仅为4502.16亿元,排名全国第74位。
如今,在泰和乌鸡发源地汪陂村,村民们正积极实践这一模式。他们利用房前屋后的庭院、林地、果园等资源,建设散养鸡舍进行乌鸡养殖。
昨天,“丹娜丝”残余涡旋维持并进入广东,向西南方向移动,给华南等地带来强降雨;同时,四川盆地和华北等地出现分散性强降雨。监测显示,昨天8时至今天6时,福建沿海、广东沿海、香港、台湾岛中南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暴雨或大暴雨,广东揭阳及台湾岛南部局地特大暴雨;四川东北部、重庆中部、湖北西北部、内蒙古河套地区、北京南部、河北中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分散性暴雨,局地大暴雨。
习近平总书记在《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中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在《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中指出:“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些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体现。
历史昭示我们,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都离不开文明的交流互鉴。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人类站在新的十字路口,迫切需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
全球文明倡议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要义是求同存异、和合共生,与世界上很多国家多元融合、共存共生的文化理念相互呼应,与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高度契合。此次会议前夕,与会嘉宾分赴中国多地,近距离感知古老与现代交融的中华文明。在山东曲阜孔子博物馆里,“和而不同”的精神跨越时空感染众人;探访湖州安吉,近距离观察“天人合一”的生动实践;在上海洋山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感受开放包容的蓬勃活力……文明是具体的、鲜活的,参访的外国嘉宾表示:“希望从中国这本书中学到东西”“这里有我思考和学习的内容”。在全球化的世界里,通过文明对话交流思想、分享技术,互相借鉴理念和经验,有助于推动各国共同发展,携手绘就世界现代化的壮阔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