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奖项完成单位来看,国有企业发挥骨干作用,民营企业活跃度在逐步增强。获奖项目共有686家完成单位,其中,有336家企业,占比为49%(2023年度为46%)。在336家企业中,国有企业有185家,占55%;民营企业有93家,占28%。民营企业参与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活跃度在逐步增强。获奖项目企业为第一完成单位的,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共27家,占企业总数的71%。
到正式开放营业时,“湾区之眼”与宝安中心区滨海绿轴将整体亮相;联合三体IP全球独家版权方打造的华南首家“三体-四维空间”、联合阅文集团打造的全国首家线下IP体验空间“阅文书园”、联合陕西历史博物馆打造的“壁上丹青 盛世风华——壁画里的大唐”民俗馆开馆大展、联合聚橙集团打造的新一代演艺新空间“湾剧场”、联合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打造的馆外首家“恭博礼物”及众多入驻品牌将同步开放;各类名家分享、互动快闪、福利优惠活动将接连上演,为市民读者奉上“文化+”全新体验。
56项成果获上海市自然科学奖,其中18个一等奖、38个二等奖。30项成果获上海市技术发明奖,其中1个特等奖,14个一等奖、15个二等奖。97项成果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其中1个特等奖,26个一等奖、70个二等奖。8项成果获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奖,其中3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此外,还授予3位外籍专家(奥托·海因里希·赫尔佐格、苏磐石、卡罗拉·维努埃萨)上海市国际科技合作奖。
总台记者 赵晟萱:洛阳桥有这样一方摩崖石刻,上面写着“万古安澜”。其实在洛阳桥建成之前,这里是一个渡口,叫“万安渡”,这也是为什么,洛阳桥又被称为“万安桥”。
“雯,我是在东北苦斗了14年,我曾经身经百战血染成袍,我曾经弹尽粮绝,挨过长期的饥饿,用草根、树皮、马皮等充饥……”这封家书是冯仲云写给妻子的,寥寥数字,足以见得抗战期间东北的战士们过着极其艰苦的生活。
据悉,第十一届国际发明展览会期间,还举办纪念中国发明协会成立四十周年座谈会、知识产权双向路演对接会、中国隐形独角兽500强论坛、香江1号未来生活科技创新成果发布会、合作座谈会等系列活动。通过集中展示一大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发明成果与技术解决方案,国际发明展览会已成为推动全球科技创新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完)
当前,我国民营经济整体实力、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大大提升,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具备坚实基础。从规模实力上看,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实有民营经济组织1.85亿户,占经营主体总量的96.76%,同比增长2.3%。私营企业数量突破5800万户,同比增长5.2%。从创新能力上看,2012年以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由62.4%提高至92%以上。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80%。特别是一批民营科技企业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取得系列突破,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占据先机。例如: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宇树H1人形机器人赢得冠军;以宇树科技、深度求索(DeepSeek)、强脑科技等为代表的系列高科技企业异军突起,改变了全球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发展格局。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领域民营经济发展潜力不断释放,2024年民营企业首次成为我国高技术产品的最大进出口主体,一批科技企业坚持自主创新,取得了全球瞩目的突破性成果。从社会贡献上看,我国民营经济已成为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开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