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长期未经营个体工商户市场退出难问题,《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规定》明确,将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满两年未移出的个体工商户纳入另册管理,不再按照登记在册的个体工商户进行统计和登记管理。同时向社会公示,提示交易风险,督促其履行市场退出义务。
北京7月15日电(记者 谢艺观)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上半年经济数据。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458亿元,同比增长5.0%,比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基本生活类和部分升级类商品销售增势较好,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2.3%、22.2%、11.3%。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通讯器材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30.7%、25.4%、24.1%、22.9%。
第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各地继续加大创新投入,我国现在研发(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接近2.7%,已经超过欧盟平均水平,接近OECD国家平均水平。一批创新成果在涌现,据相关部门统计,1-5月份,我国有效发明专利申请量接近500万件,增长12.8%,速度还是比较快的。另外,一批创新成果也引起世界广泛关注。今年以来,从Deepseek大模型到机器人马拉松赛,从航空航天到无人驾驶,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
会议部署城市工作7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着力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着眼于提高城市对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承载能力,发展组团式、网络化的现代化城市群和都市圈,分类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继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二是着力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精心培育创新生态,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不断取得突破;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城市动能,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充分发挥城市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枢纽作用。三是着力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坚持人口、产业、城镇、交通一体规划,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牢牢兜住民生底线。四是着力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巩固生态环境治理成效,采取更有效措施解决城市空气治理、饮用水源地保护、新污染物治理等方面的问题,推动减污降碳扩绿协同增效,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五是着力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加快老旧管线改造升级;严格限制超高层建筑,全面提升房屋安全保障水平;强化城市自然灾害防治,统筹城市防洪体系和内涝治理;加强社会治安整体防控,切实维护城市公共安全。六是着力建设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完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完善城市风貌管理制度,保护城市独特的历史文脉、人文地理、自然景观;加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提高市民文明素质。七是着力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坚持党建引领,坚持依法治市,创新城市治理的理念、模式、手段,用好市民服务热线等机制,高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1%。在食品烟酒价格中,鲜菜价格下降5.3%,粮食价格下降1.3%,鲜果价格上涨2.7%,猪肉价格上涨3.8%。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1%,环比下降0.1%。上半年,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4%,比一季度扩大0.1个百分点。
(二)落实考务责任。各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进一步落实考务责任,强化履责意识,提高履职能力。对在考试组织工作中玩忽职守、失职渎职、推诿拖延、擅离职守、隐瞒实情、漏报谎报等违反相关规定的单位和个人,严肃问责追责并予以通报。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绿色发展提质增效。各个地方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绿色产业发展,大家所熟知的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为代表的“新三样”都是绿色产业,继续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像新能源汽车,上半年增长超过30%,锂电池增长达53.3%。这些新能源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实实在在让我们感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