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保卫战史称衡阳会战,是中国抗战史上以寡敌众的典型战例,也是抗战史上敌我双方伤亡最多、中国军队正面交战时间最长的城市攻防战,被誉为“东方的莫斯科保卫战”。衡阳保卫战期间,中国守军创造出既有绝壁、外壕,又有雷区和障碍物的防御工事“方先觉壁”,凭借坚固的防御工事和顽强的战斗意志,以17000人抵挡日军5个师团11万人47天,该战最终以我军伤亡1.6万余人、日军伤亡近8万人的战果告终。位于衡阳市雁峰区湘江南路46号的五桂岭绝壁遗址即是当时衡阳南线核心阵地中唯一留存下来的具有完整外壕的“方先觉壁”,2015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升级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但因长期缺乏管理维护,五桂岭绝壁遗址存在灭失风险。
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向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5省(区)调拨3万件中央救灾物资,支持地方做好抗旱救灾各项工作。
福建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韵与该校学生一同收看了该课程。陈韵表示,作为福州人,她是听着林则徐的故事长大的。这堂思政课让她重温了林则徐从福州贫家子弟成长为民族英雄的历程,也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新方法。
胜负之征,精神先见。战争是物质的角力,更是精神的对垒。在民族生死存亡的最危急关头,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史诗,构筑起坚不可摧的精神长城。
今年4月,87岁的蒙古国牧民苏木娅到乌拉特中旗蒙中医医院就诊。这位老人一辈子与草原为伴,平日爱和老友们唱歌做操,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但高血压、心脏病、膝关节骨质增生等疾病常年困扰着她。
从8月30日开始,习近平主席开启忙碌的“上合时间”。密集会见中,“团结”“合作”始终是高频词,彰显了中方驰而不息弘扬“上海精神”,以谋求共同发展实现共赢繁荣的历史责任感。团结合作,正是上合组织不断发展壮大的成功经验,也是解决全球性难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确答案。
从东北密林到西南边陲,从雪域高原到中原腹地,少数民族同胞奋勇参战,用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刻内涵。回望这段历史,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苦难与牺牲,更是中华民族在存亡之际迸发出的惊人凝聚力。
会见埃及总理马德布利时,习近平强调“三个好”:新形势下,中埃双方要做坚定相互支持的好兄弟、深化互利合作的好伙伴、密切多边协作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