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学术权威之名造词,还会制造信息迷障。就跟四处流传的“鲁迅说”“白岩松说”等伪名人语录那样,这些伪理论不光会损害学术的严肃性,也会侵蚀人们对“何为可靠信息”的判断能力。
我认识一个关系挺好的朋友,他一开始通过亲戚介绍,去了一家大型汽车工厂上班。他在那做得挺好的,一个月能拿到七八千元的工资。结果才做了两个月,就被辞退了。
戈夫曼作为社会学经典理论家,其“拟剧论”“框架分析”等理论本是帮人们理解社会互动的工具。可“傻子共振”却是打着其名头“招摇过市”。可部分人却虚构其著作与观点为以学术之名反学术的攻击性语言背书,这无异于对其学术声誉的损害。
现在,我已经不太敢去想以后。刚出来,两手空空,我也没有经济基础去到处找工作。接下来,可能在现在工作的厂子附近看一看,有没有效益更好的,如果有,那就去其他厂子做到过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横琴实验室主任刘良介绍,过去一年,在推动项目合作方面,联盟聚焦民族医药领域的关键技术和市场需求,组织各成员单位开展联合攻关,取得了系列成果,如共建会泽三乌产业研究院、开展川牛膝药材等ISO国际标准制定项目,还设立了开放课题,资助民族医药研究,推动创新成果转化。
线上阵地同样多点开花。“金城法云”微信公众号牵引着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矩阵,市县部门通过门户网站、抖音等平台推送普法内容,乡镇司法所将信息传递给网格员,再由网格员通过社区微信群扩散,让普法信息直达千家万户。七里河区则依托“七里河发布”“七里河司法局”等公众号,把红色文化与网络普法结合,“法律微讲堂”播出30余期,点击量超万人,专业人士围绕反诈、民法典等主题开展线上普法40余场次,让红色法治精神在网络空间持续传播。
央广网庆阳8月21日消息(记者费权)2025年“全国网络普法行·甘肃站”于8月19日启动。20日,央广网记者跟随采访团走进金城兰州,探寻网络普法如何“织”进街巷烟火里。
“快递到啦!”近日,上午10点,一辆快递车缓缓开进海拔3600米的西藏山南市贡嘎县森布日村韵达服务部。快递小哥吴纪航打开车门,卸下包裹,将一件件快递派向当地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