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初创企业合肥和晨生物公司借助基因编辑和人工智能,设计出高效经济的生物合成路径,让微生物细胞“吃进”营养成分,就能产出人类所需的特定原料,实现科研成果跨出实验室“大门”。
走进弓阳新村,远处青山层峦叠嶂,眼前庭院错落有致,白色帐篷点缀其间,农舍民宿隐现林畔。篝火晚会、啤酒音乐节等活动举办,让这里成为十里八乡的“时髦”乡村。近年,当地借助“木耳+养牛”“光伏+旅游”四轮驱动发展特色农牧产业,村民收入稳步增加,集体经济稳步壮大。
目前,广州大模型备案总数达33款,其中19款为今年新增,覆盖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逐步形成一批可落地、可复制,具备场景融合能力的模型;上线全省首个城市可信数据空间,覆盖37个高价值场景,建成能源、低空等五个行业数据空间,为“人工智能+”扩圈提效提供底层支撑。
产业集聚效应同样显著。目前,广州拥有30余个人工智能专业园区,相关产业基金规模超700亿元,汇聚30多名战略科学家、5万多名行业人才,在穗高校每年培养人工智能相关人才约1.2万人。琶洲算法大赛累计吸引全球40余国上万支队伍参赛,推动60余家企业落地,正在打造人工智能领域的“广交会”,成为“以赛聚才、以赛促产”的标杆IP。
更值得关注的是场景落地的“广州速度”。广州诞生并落地全球首个交通行业大模型、国内首个教研大模型等突出创新成果,同时涌现出一批重点行业应用的典型案例,如中山眼科中心研发的眼科大模型ChatZOC,覆盖眼底病变诊断等12个场景,诊断准确率达97%;南方电网发布了全国产化的L0、L1级电力大模型“大瓦特”,典型业务场景隐患识别率达95%。
安徽省淮南市寿县的吴章胜返乡创办了寿县博轩箱包有限公司。经人介绍,他得知寿县三觉镇陈岗村有处不错的厂房,便与村里签下租赁协议,并马不停蹄地开始组织生产。
德国尤尼马蒂自动化公司销售总监尤尔根·基尔斯特告诉记者,该公司在江苏昆山成立了合资公司,专注生产汽车减震器、座椅等设备。近年来,随着中国高质量发展不断推进,中国供应链性价比优势明显,产自中国的高质量机械零部件备受德国客户欢迎,德国市场对中国制造的接受度不断提升。“我先后访华30多次,为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和科技创新成就感到欣喜。”基尔斯特说。
产业在线数据显示,今年8月,家用空调排产1144.3万台,较去年同期实绩下降2.8%。其中,内销排产673.5万台,较去年同期内销实绩下滑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