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改善,源于襄阳“铁腕治水”决心。汉江是长江最大支流,在襄阳境内全长195公里。保护汉江流域生态环境,是襄阳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前提。
对抗旱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印发《关于做好当前抗旱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切实做好抗旱播种保苗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就抗旱播种、田间管理、旱情监测、水源调度等提出要求。严格落实以气象预报为先导的应急响应联动机制,组织相关部门滚动开展旱情会商,分析研判旱情发展趋势。及时启动省级抗旱应急四级响应,14个省辖市先后启动本地区抗旱应急响应机制,全省进入抗旱应急状态。
项目开通运营前,铁路部门精心组织相关单位,严格落实各项规定和标准,对襄荆高铁各专业设备进行了联调联试、检测验收和安全评估,对轨道状态、弓网性能、列车控制、通信信号系统等进行了综合优化调整。目前,该线路满足高铁安全、稳定运营要求,具备开通运营条件。
报告显示,工业领域电气化率稳中有升,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合计电气化率达到64.7%。此外,消费品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及住宿和餐饮业、农业与乡村居民生活电气化率都呈现上升态势。
此外,两场机遇对接会和海外合作伙伴赋能培训会,吸引与会的众多企业家、专业机构代表和港澳台侨嘉宾积极参与,各方互动对接热烈,现场就企业“走出去”“引进来”达成了部分合作意向。
据了解,资阳天然气净化厂设计年处理原料气40亿方,单套装置日处理规模达720万方。项目采用模块化设计和建造模式,建设工期11个月,较传统净化厂建投工期减少5个月、投资降低30%,刷新国内常规含硫天然气净化厂建设纪录。资阳天然气净化厂首次采用ORC低压蒸汽发电,新能源总规模达4330千瓦。通过余压发电、余热回收、光伏发电等利用模式,预计全年可节电3738.4万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2.13万吨,单位能耗较同规模净化厂降低约21%,实现“生产清洁能源”与“自身低碳运行”的双重突破。
扛牢主责主业,着力画出最大同心圆。突出思想引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一致性引领思想观念的多样性,引导广大统战成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突出政治引领,健全政治培训制度、同党外人士联谊交友和谈心谈话制度,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巩固深化主题教育和纪律学习教育成果,持续落实中共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动转变作风,不忘初心使命、赓续优良传统,始终与中国共产党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
延伸工作。司法救助案件办结后,检察机关依法接续促成被告人亲属按照每座受损大棚4万元的标准,对徐某福、刘某山等15人的经济损失给予部分赔偿,推动化解案件矛盾纠纷。市、区两级检察机关与农业农村部门联合开展救助回访,了解到各项救助帮扶措施均已落实,部分被救助人家庭已重建樱桃大棚并栽种新苗,预计两三年后产生收益,生产生活得到较好保障。以本案为契机,大连市人民检察院、农业农村局进一步推动该市相关社会救助职能部门,在前期已建立有关框架性工作机制基础上,以构建“大救助”信息平台为支撑,将低保、特困、受灾、医疗、教育、住房、就业、临时帮扶等常见社会救助类型纳入衔接机制,促进形成“1+8+N”的综合救助帮扶体系,为司法救助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