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们的制度优势更加巩固、物质基础更加雄厚、发展基础更加坚实。着眼下半年以及‘十五五’时期,亟须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转变中,把握‘三农’领域发展新机遇,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赢得更大主动权,提供更强确定性。”张红宇表示。
赛场“热力”十足,城市“活力”十足,一张球票搅动的“热潮”,正以裂变式效应重塑江西“体育+”经济生态,让传统印象中的“中部省份”展现出消费升级与城市转型的澎湃动能。
外贸良好态势能够延续吗?不可否认,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特别是受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影响,外贸特别是出口下滑风险较大,可能影响经济平稳运行。但我国外贸具有强大的韧性和市场竞争力。在二季度遭受外部较大冲击情况下,今年上半年,我国出口规模历史同期首次突破13万亿元,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历史同期首次突破60万家,对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实现增长;7月单月进出口同比增长6.7%,创年内新高,出口增长8%,增速连续5个月保持在6%以上。同时,我国是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已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一环,多元化贸易格局正在形成,国际市场的“朋友圈”越来越大。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帮助受冲击较大的外贸企业,强化融资支持,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优化出口退税政策,高水平建设自贸试验区等开放平台,将使我国能够更好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确保外贸稳定具备可靠保障。
郝栋:“一方面我们贡献理念;另一方面,通过‘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的方式,把很多模式也真正推广到世界。比如在非洲帮助他们修铁路的时候,就给动物迁徙留足了通道。比如在很多国家,帮助他们修建煤电站、水电站的时候,我们的排放标准要求很高,真正帮助这些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更好处理同自然之间的关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也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智慧和方案。”
截至2024年底,重庆市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基本完工,全市森林覆盖率保持在55%以上,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连续8年稳定在Ⅱ类标准。从智慧清漂到湿地修复,从矿山复绿到生态旅游,三峡库区的“绿”动实践,愈行愈广。(完)
旧貌新颜,活力迸发。在河北石家庄市中心,一座由闲置空地蜕变而来的中央绿色体育公园正焕发着勃勃生机,自2023年改造后投入使用,每当夜幕降临,一条超千米的“空中运动走廊”,便化身璀璨银河。
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等四部委设立了28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带动全国各地成立200多家研究基地,打造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矩阵。加强对青少年的历史文化教育,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以语言相通促进心灵相通、命运相通。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红色基因传承、文化惠民等一系列重大工程,举办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等文化体育活动。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在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流域和西辽河流域核心遗址田野考古中获得多项新发现、新成果,实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制作播出电视节目《汉字中国》、《何以中国》、《非遗里的中国》,舞台剧《三千孤儿入内蒙》,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等一批展现中华民族悠久灿烂历史和各民族守望相助精神的优秀作品。2024年首次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开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表彰,对各地区、各行业涌现出的720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进行了表彰,在全社会营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