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公园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近日开始在首都之窗网站公开征求意见。相比2003年起实施的旧版条例,新版条例草案在不少细节上进行调整,以回应市民游客日常游园常遭遇的“新老问题”。记者梳理发现,帐篷、自行车能不能进公园,公园噪声如何管控,商拍活动能不能在公园进行等问题,新版条例草案都给出更明确的答案。意见征求将持续至2025年9月20日。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
同样在两年前的暑假,17岁的北京女孩周芳(化名)决定为自己“换张脸”。追求大眼,所以她先开眼角再提眉,之后又做了埋线双眼皮手术,总计花费8000元。为了改善皮肤状态,她还花1万元注射了玻尿酸。周芳说,原本还想隆鼻,“但手术费用需要好几万元,父母没同意”。
自然资源部国土测绘司副司长 廖安平:“十五五”期间,我们将持续推进实景三维数据处理的自动化、智能化,打通应用服务的堵点、难点,使自主可控的实景三维技术体系更完备。不断创新产品类型,形成更为完备的“地上地下、陆地海域、二维三维”一体的实景三维中国数据资源体系。
“这里的梨果,圆润饱满、脆甜爽口,离市里也比较近,我就开车过来买几箱皇冠梨。”市民李先生的评价,道出了瓦窑头村梨产业的市场吸引力。
连日来,受高温少雨天气影响,黄河流域甘肃、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省(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针对流域相关省(区)旱情,黄河防总和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简称黄委)第一时间分别启动抗旱四级响应和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自6月14日17时起,针对河南省启动干旱防御Ⅲ级应急响应;要求各相关单位落实落细各项抗旱保供水措施,做好旱情持续或进一步发展的应对准备。
说起今年的暑运,让王博印象最深的三个词就是“夜连早”“持续高温”“日行两万步”。入夏以来,强雷电、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危险天气导致航班延误多发,给民航一线工作带来严峻考验。航班延误时常造成前日航班凌晨到港和当日早高峰相连,甚至叠加,保障难度增大。
截至6月13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48亿立方米,储量充足有保证,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地下水源较充沛,能够满足抗旱需求。5月下旬以来,对全省98.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和56.85万项灌排沟渠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修复损坏设施,确保抗旱灌溉需要。省财政近期专门安排3000万抗旱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抗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