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创新驱动指数为138.5,比2023年增长13.2%,对总指数增长的贡献率为28.5%,位列第二,彰显了我国在核心技术领域的持续突破。创新驱动的蓬勃活力,源于全链条创新要素的协同发力和持续夯实。在资金保障方面,研发经费支出稳步增加,为科技创新提供充足“弹药”;在人才支撑层面,每万人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的提升,稳定的人才队伍为技术突破提供智力保障;在成果质量上,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的稳步增长,标志着我国创新从“数量积累”向“质量跃升”的转变,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能力不断增强;在主体培育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的不断扩容,加速推动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转化为产业竞争力。创新驱动已深度融入产业发展肌理,推动我国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速转型,让我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稳步提升。
建议在运动前2小时到3小时饮用约500毫升水,为身体预留充足的吸收时间;运动中少量多次,每15分钟到20分钟补水100毫升到150毫升,保持身体水分充足,如果活动强度大或者天气较热,可适当增加饮水量。运动结束后数小时内适量饮水,根据出汗情况补充500毫升至1000毫升水,帮助身体恢复。
9月12日电 美国广播公司(ABC)援引美国官员的话报道称,当地时间11日,美国马里兰州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发生一起枪击事件,致1人受伤。
今天(12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央政法委、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等单位就“十四五”期间,法治中国建设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历史性成就,以及我国在立法方面取得成就进行了介绍。
全国科普月不仅是活动集中的时间段,更是推动科普工作常态化的重要契机,作为国家科普战略的重要载体,其持续发展需要构建长效机制。首先,应强化法治保障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地方性科普法规政策,突出科普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推动科普工作队伍建设,推进科普区域均衡发展,使其真正成为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其次,应建立健全需求导向的内容生产机制。基于创新链前端需求,实施前沿科技科普,开展跨界高层次、高水平的科普交流,将前沿科技及时转化为公众可理解的科普内容;立足创新链后端,为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搭建科普平台,优化创新要素的互动与整合;面向公众需求,依托大数据分析不同群体的知识盲区,如针对老年人重点设计数字反诈科普,面向青少年开发元宇宙科学实验课等,以科普方式打造新的消费场景,开发公共文化空间的嵌入式科普场景,开展及时、高效、精准、普惠的科普。再次,应完善资源下沉的配送体系,通过科普大篷车、流动站、乡村科技特派员等方式,促使公众从被动接受技术成果到主动参与创新过程,从关注科技应用到理解科学精神,破解基层科普最后一公里难题,为公众提供触手可及的科普服务。最后,应构建效果评估的反馈闭环,引入第三方机构对活动影响力进行量化测评,形成策划-执行-改进的良性循环,持续优化内容设计、形式选择、渠道布局、叙事策略,使科普真正成为公众参与科学、理解科学、运用科学的实践过程,为科技强国建设提供持久而深厚的社会土壤。
杜凌飞对记者表示,该馆从2013年开始涉足文创业态,现运营4家门店,以馆藏艺术品为核心,结合展览活动、特色节庆等开发近千种文创产品,兼具艺术价值与实用功能。“以前观众来美术馆,只能欣赏精品画作,感受艺术美,现在借助品类丰富的文创,大家可以把‘美’带回家。”
说到路演,今年暑期档路演不仅数量在减少,规模在缩小,强度也在减弱。以2024年暑期档为例,《抓娃娃》《默杀》《云边有个小卖部》三部电影都进行了高强度路演,其中《抓娃娃》一天举行了19场见面会,最终影片票房超过33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