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主张遵循“因势利导”的原则。例如,大禹治水采用的“疏川导滞”之法,李冰父子修都江堰时,利用河湾地形建无坝引水枢纽,都体现出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与利用。这种思想也体现在城市选址营建上。在当代,“因势利导”要求城市规划与水利建设充分尊重原有的地形、水系、植被等自然环境,避免大规模削山填湖、裁弯取直,使水城关系顺应自然的脉络生长。陕西省汉中市在统筹城市发展和汉江生态保护的过程中,最大限度保留汉江河道原生态岸线,守护南水北调“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浙江省全面推进生态治水,在国土空间布局上充分考虑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注重资源本底,优化城乡区域布局。这些实践延续了传统生态智慧,是新时代推动“人-水-城”和谐发展的生动体现。
据乌克兰国家通讯社报道,由乌总统办公室主任叶尔马克、乌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秘书乌梅罗夫率领的乌方代表团将于29日在纽约与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举行会晤。
海河则变身流光溢彩的“城市会客厅”。8月19日起,天津“海河之夜”灯光秀常态化点亮,两岸的建筑、桥梁与码头被悉数点亮,中国与上合国家的城市地标、人文景观在光影中交相辉映。
与此同时,本届世锦赛是中国女排在洛杉矶奥运周期迎来的一次“大考”,球迷们也希望年轻的选手们能够通过高水平对抗积累经验,在新的奥运周期让中国女排重回巅峰。(完)
80年后的今天,曾经由少数国家主宰他国命运、把持国际事务、垄断发展优势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正从根本上改变世界版图。过去40年,全球南方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全球占比从24%增至40%以上,过去20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0%。越来越多全球南方国家主办金砖国家、亚太经合组织、二十国集团峰会,发出响亮的“南方声音”,留下深刻的“南方印记”。全球南方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数、落后的“一大片”,而是代表了觉醒的新力量、百年变局的新希望。
论文作者指出,古老甲龙化石新标本的这些特征可能兼具展示与防御功能,后来的甲龙类有着较为简单、不那么华丽的身体装甲,可能表明功能演化转向了防御为主。他们总结说,该标本尾部武器的证据表明,甲龙尾部武器的适应性演化要比此前认为的早约3000万年。(完)
民建新会员、湖南师范大学播音系和法学系毕业生王鸿耀演讲的题目是《在历史的回响中追寻民建足迹》。“我们学习会史,缅怀先贤,是为了让他们点燃的理想之火,在我们手中燃烧得更加炽热。”他说,年轻一代要继承先辈遗志,运用所学专业技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是中国第五次主办上合组织峰会。科日罗娃认为,中国在担任上合组织2024-2025年轮值主席国期间积极推动各领域合作,为上合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基础设施、清洁能源、人文交流和安全等领域,中国推动的一系列项目不仅促进了区域合作,也给中亚国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