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气候中心6月12日8时发布干旱橙色预警,根据最新气象干旱监测显示,安阳、鹤壁、焦作、开封、洛阳、漯河、南阳、平顶山、濮阳、商丘、新乡、信阳、许昌、郑州、周口、驻马店等16个地市72个国家级气象站监测到气象干旱达到重旱等级以上,并已持续10天。据天气部门预报,6月24日之前,全省将维持高温晴热天气,虽然部分时段有分散对流性降水,但无法有效缓解旱情。
近年来,中国海油先后在多个海域实现了多种类型古近系大中型油气田重大发现,不断丰富中国海上油气资源储备。据介绍,此次在辽中凹陷的勘探新发现,对保障京津冀和环渤海地区能源稳定供应具有重要意义。(完)
据APS新闻网等媒体报道,塞内加尔健康与公共卫生部流行病学监测负责人博利·迪奥普(Boli Diop)表示,裂谷热是一种由裂谷热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病,主要在动物中传播,但人类也可感染。患者一般会出现发热、头痛、肌肉疼痛和乏力等症状,若救治不及时,可能出现出血性并发症,危及生命。迪奥普称,人类患裂谷热通常与接触病畜血液或器官等有关,因此牧民、农民、屠宰场工人和兽医等群体更易暴露在病毒环境中。
一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大力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2022年水利建设完成投资首次迈上万亿元大台阶并连续3年突破历史纪录,2024年达13529亿元,预计“十四五”水利建设完成投资超5.4万亿元,是“十三五”的1.6倍。“十四五”以来,新开工重大水利工程172项,水利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加快优化。截至2024年底,我国共建成水库9.5万座、大中型调水工程200项、大中型灌区6924处、堤防31.8万公里,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惠及人口最多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
梅利尼科夫致辞表示,俄方对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发展成就感到由衷高兴和赞赏。两国元首为俄中关系发展掌舵定向,相信双方各领域合作必将取得更大发展,两国世代友好将不断巩固传承。
长江文化艺术季的意义,不只在于一时一地的文化盛宴,更在于其对文化发展路径的启示。通过跨区域、多维度的文化挖掘,打造文化标识、塑造文化形态,产生话语力量、形成话语体系。它启示我们,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离不开富于生命力的当代实践,离不开大众的认同和参与。
气象部门提醒,广西、云南等地部分地区将有强降雨天气,公众尽量避免在强降雨时段外出,出行注意交通安全。此外,四川东北部、陕西南部等地区仍秋雨连连。10月1日至4日,陕西南部、四川盆地东部到黄淮、江淮一带还将有一次较强降雨过程,陕南、川北8月下旬以来降雨几乎不断,土壤接近饱和,需注意防范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