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印度就因从俄罗斯进口石油被美国和欧盟针对。事实上,印度之所以开始从俄罗斯进口石油,是因为危机爆发后,传统的供应线被转移到了欧洲。当时美国积极鼓励印度进行此类进口,以增强全球能源市场的稳定性。”
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明显提高。2024年我国专利合作协定(PCT)专利申请量全球第一;全球申请量前十大企业中有4家中国制造业企业。5G通信设备、“复兴号”动车组、光伏发电装备、大飞机、大型LNG船等一大批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重大标志性成果不断涌现。
统一政府行为尺度,是处理好政府、市场和企业三者关系,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关键环节。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吸引或者留住企业,纷纷开展“政策竞赛”,不惜给出差异化的优惠政策,相互攀比优惠政策的力度,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虽然能够促进地方经济增长,但却引发了资源错配、重复建设和恶性内卷等一系列问题,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还削弱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使得企业过度依赖政策优惠,而非依靠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来发展。下一步还应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改变过去地方政府“重投资、轻消费”的发展模式,以压缩和降低地方“政策竞赛”的空间和动机。此外,规范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以及涉企执法也是统一政府行为尺度的题中应有之义。
建立需求对接机制。高校需主动构建“双向互动”的需求对接机制,推动实践内容与地方发展需求同频共振。一方面,建立常态化需求摸排机制,通过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社区组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设立专项联络岗位,定期收集地方在产业发展、基层治理、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实际需求,形成动态更新的“实践需求清单”。另一方面,结合高校学科特色与人才培养目标,对需求清单进行筛选与整合,将地方需求转化为具有专业针对性的实践项目,避免实践内容的随意性与盲目性。此外,应建立“需求—项目—反馈”的闭环管理机制,通过实践后的效果评估与地方反馈,动态调整实践内容,形成需求对接的持续优化循环,确保实践教育始终服务于地方发展实际。
南非高等教育与培训部副总司长萨姆尔·尊古曾赴中国多地考察,他表示,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成就令人赞叹,南非与中国的职业教育合作拥有广阔前景。
金田林表示,梅山港区所构建的港口发展模式表明,港口的高碳依赖问题可以破解。这“提供了航运效率提升与减排协同的创新实践,为国际港口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路径与运营范式”。(完)
开展课程体系改革。一是课程模块化重构:围绕产业动态与企业用人标准,校企对传统专业课程进行优化升级,协同打造“模块化、递进式”课程体系,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前沿无缝衔接;二是实训情境化升级:依托真实生产环境与先进技术平台,开展沉浸式实景教学,强化学生实操能力与复杂问题解决能力,实现从课堂到产业的零距离过渡;三是师资多能化培养:创新“一专多能”型教师的培养和聘任机制,共建企业师资培训基地,鼓励教师深入企业锻炼,采集真实教学案例,将产业经验反哺教学。通过校企联合授课、案例开发及技术攻关,打造一支既精通理论又熟悉产业的“全能型”教学团队,为人才培养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