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季后第一天,7月1日,央行官网发布公告称,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131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投标量与中标量均为1310亿元,操作利率为1.4%。
前不久,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5年第二季度例会,研究了下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思路,建议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提高货币政策调控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灵活把握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气象部门提醒,眼下北方地区进入多雨期,未来10天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地区主要有3次降雨过程,局地雨势猛烈,并伴有强对流天气,建议公众谨慎前往山区、河道等隐患区域活动,注意防范各类次生灾害。
有些家庭的燃气用具可能用了十多年也还能继续用,可燃气用具一旦出现问题,产生的后果都是极为严重的,千万不能抱着侥幸心理继续使用。
相较社会物质丰裕下的安于现状、时代变迁中的驻足观望,在变革的浪潮中弄潮搏浪、在发展的高原上再攀高峰,无疑是“自找苦吃”。然而,“只想着过舒适的生活,是平庸的追求。我是准备入‘苦海’的。”
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贯穿多彩绚丽的6月。首先,艺术课程活动中,老师带领孩子们认识了解艺术家及艺术作品,培养孩子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为后期孩子艺术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紧接着,“童画世界”创意画展拉开帷幕,孩子们欣赏经典艺术,并动手创作了趣味扎染、树叶拓印、蒙德里安风格画、波点艺术及废旧材料时装等丰富作品。画展期间,孩子们自由观展、互动投票,不仅提升了审美鉴赏力,更激发了艺术表达的自信心,为园所营造了浓厚的艺术氛围。
调查显示,88.7%的人感受到赛事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如“拉动餐饮、住宿消费增长”“吸引外地游客,促进旅游业发展”等。从受访居民对下半年家庭消费的预期看,58.9%的人表示会因“苏超”而增加体育方面的消费,如运动、培训、买装备;65.5%表示会增加文旅消费。
发展“生态文化+”产业,前提是开发新产品。基于优质生态环境,发掘利用文化资源,并将其转化为特色精品旅游线路和生态文化创意产品,从而实现生态产品价值。没有优质新颖的产品,产业发展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一些地区先行探索的经验值得借鉴。比如,山西忻州的偏关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依托长城、黄河两大文化遗产,打造老牛湾黄河人文景观旅游区、水泉-柏杨岭长城风光旅游区、青杨岭森林康养旅游区、偏头关边塞军事文化旅游区,推进生态文旅融合发展。甘肃张掖的马蹄生态文化旅游区,融合了千年石窟艺术、壮美祁连山风光、多彩民族风情,是河西走廊上的一颗明珠。此外,国内涌现的许多与生态文化密切相关的影视歌曲和文学作品,如《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等,都是在弘扬生态之美、文化之美的基础上进行的发掘、利用与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