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创新推出“校园微培训 技能促就业”项目试点工作,锚定低空经济、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在43所省属高校和技师学院精心遴选了85个“微培训”项目,重点开发了无人机驾驶、互联网营销等就业前景广阔的课程。项目已审核开班40个,吸引了1800多名高校学生积极参与。
会上,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杜忠明介绍,“十四五”以来,以电动汽车等“新三样”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以及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数字产业带动了我国用电需求的快速增长。2024年,我国新能源整车制造用电量同比增长34.3%,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用电量同比增长20.5%,今年1—7月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用电量同比增长超40%。这些数字都说明了新兴产业的发展有效提升了电能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促进了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也带动了能源生产结构的绿色转型。
家住北京朝阳区的资深网球爱好者张先生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感慨,“原来就不好预约的网球场,在郑钦文夺冠后,更不好约了。”他说:“我经常打球的球馆最早预约时间是提前一周的早上七点,但是现在到点就秒没,手一慢就显示预约完毕。”
汕头“80后”刘镇涛带领团队打造胡萝卜基地,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实现亩产最高2万斤,年营收超2000万元,让农户“钱袋子”越来越鼓。
这件棉袍是国家一级文物,征集自新疆麦盖提县,穿越千年,气度依然。其色彩淡雅,以青色绢为面,黄色棉布为里。其形制修长,袍身长达1.25米,通袖更达2.85米,采用开襟交领、窄袖掐腰、下摆宽大的设计,整体端庄大气,又融入了浓郁的边塞风情。
2024年度高等级获奖项目中,有近半数成果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领域相关,其中集成电路领域相关5项,生物医药领域相关17项,人工智能领域相关9项,总占比49.2%。此外,新材料领域相关19项,航空航天领域相关3项。
“你今天‘吃谷’了吗?”这是当下以Z世代为代表的年轻人之间常用的问候语。“谷子”是英文“goods(商品)”的谐音,“吃谷”就是购买潮流玩具。
这件袍服不仅是一件服饰,更是丝路文化交流的见证。公元5世纪前后,新疆已形成疏勒、龟兹、于阗等纺织中心,在吸收中原丝绸技艺的基础上发展出本地特色。该袍虽产自新疆,却在质地、款式和工艺上与中原宋服极为相似,体现出丝路沿线在地域文化与审美上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