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工作既要具备立足国际的高度,也要拥有扎根乡土的深度。”吴明克说,浙江赛区之所以表现突出,关键在于将科普资源下沉到了县域层面,“今年,我们还呼吁主办方将资源链接至乡村博物馆,拓宽科普覆盖网络”。
在粤外资企业和项目,不仅增量多,存量还大。截至2024年12月底,广东全省登记在册外商投资企业21.51万户,同比增长8.0%,占全国1/4,位居全国第一。
根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至2035年,以上海外环绿带为骨架,向内连接10片楔形绿地,向外连接17条生态间隔带,与“五个新城”环新城森林生态公园带密切衔接的大生态圈基本建成。
北京8月29日电 (记者 王梦瑶)在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满载货物的“钢铁驼队”从这里跨越山海,通达四方。这一示范区,如今正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持续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
6月28日,全球传动领域巨头——德国SEW集团赛威工业减速机(佛山)有限公司华南制造基地(一期)建设工程举行封顶仪式。该项目滚动投资累计超100亿元,是其在大湾区的核心战略支点,直指辐射亚太的高端制造枢纽;
改变,始于采煤深陷区生态治理光伏发电示范项目的落地。2018年项目团队流转租赁当地巴图塔村7.1万亩采煤深陷区土地,优先对其中4.2万亩进行高标准生态修复:翻整沉陷土地、播撒适生草种、培育乡土植被……待植被扎稳根基,再在修复好的土地上铺设光伏板,让“生态修复”与“绿色发电”同步推进。
中国始终心系全球南方、扎根全球南方、团结全球南方。10多年来,中方同数十个全球南方国家围绕构建命运共同体发表行动计划、联合声明等文件,共建多边命运共同体基本实现对全球南方国家集中连片区域全覆盖。中方还持续深化同全球南方国家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等多边平台的团结协作,深度参与金砖合作机制、上海合作组织等平台建设,维护全球南方共同利益。在中方助力下,雅万铁路圆了印尼人民“高铁梦”,中国杂交水稻丰富了非洲人民的“粮袋子”,中拉卫星合作成为高技术领域南南合作典范。
从投向领域来看,工业传动、食品加工等制造业,以及石化产业,都是实打实的实体经济领域,说明这些外资企业在粤布局,是基于长期战略,看好广东和中国的发展前景,而不只是想赚快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