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1969年在甘肃武威出土的铜奔马——马踏飞燕,于1983年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而由甘肃省博物馆珍藏的《驿使图》元素,也已悄然成为了中国邮政的“形象大使”。马成为了促进社会发展、地区融合的重要历史见证。近日,“道中华·丝路行”走访甘肃省博物馆、雷台汉墓、山丹马场等多点位,探寻马在甘肃地区的历史印记。
在多个议题的刺激下,更多人希望通过参与选举来改变现状。住在滋贺县的朋友对笔者说,“我们有一个提前投票制度,仅滋贺县的投票率就比上次有所提高。”
“吉林一号”星座首组四颗卫星2015年10月7日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其中“吉林一号”光学A星是中国第一颗商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拉开了中国商业航天大幕。
无锡7月20日电(孙权 唐娟)7月19日,2025年惠山区“精品阳山水蜜桃”推选暨桃产业技术交流活动在无锡阳山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阳山镇)收官。这场以“桃”为核心的活动,不仅让一批“桃王”集中亮相,更展现出水蜜桃这一“甜蜜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鲜活实践。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一直以来,马是古丝绸之路上重要的运输工具,也是沟通河西走廊地区商贸往来、征战军伐的重要物资。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西汉大将霍去病封狼居胥。从凿空西域到驱击匈奴,西汉在不断壮大国家经济实力,加强边防的同时,立马边疆的政策也推动了河西走廊与甘肃以外地区的农耕技术交流和民族融合。
在辽宁葫芦岛绥中县的花鸟市场,一个鸟笼摊位旁围了不少人,正在听摊主讲解。原来他卖的不是普通的鸟笼,而是一种被称为“拍笼”的盗猎鸟笼。
海南保亭7月20日电 (张月和)会走路的草本植物“旅人蕉”、单个果实重达半吨的桄榔、长得像石头的南药“金不换”……7月19日,在海南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各种奇珍异果揭开海南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的面纱,引起海外华裔大学生的浓厚兴趣。
上半年,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3%,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达到45.5%。文化旅游、直播电商、智慧养老等发展态势良好,国产电影《哪吒2》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冠军,“苏超”成为广受关注的现象级赛事。服务消费升级有力支撑和带动了生活服务业扩容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