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贫和可持续发展顺应上合组织国家促民生、谋发展的美好愿望,对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接任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以来,围绕“上合组织可持续发展年”主题与各方加强政策沟通,在包括减贫在内的全球发展倡议八大重点领域开展一系列合作与行动,分享减贫经验、深化务实合作,帮助更多国家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减贫和可持续发展道路。
香港青年马灿阳在东江水交流团分享中说,亲身参与交流后,他深刻领悟到“生命水线”并非抽象比喻,而是国家为香港筑起的“血脉长城”。
在信笺中,钱林保会附上唐梅二叶、松柏一片,有时附上曲谱、诗词或几张速写画;高芳仪则不时寄来书刊杂志。两人的交流真诚坦率,关于生活近况、文化艺术,也关于身世、交友、前途、爱情与面包、有意义的生活。有时,信件以毛笔写就以示郑重,钱林保还会盖上自制图章“一封书寄万重山”。
当天,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湖北主题采访团走进潜江市。近年来,该市整合科研、企业、农户多方力量,打造“四季有虾”模式,让小龙虾“链”出大产业,助农增收促振兴。
长期以来,儿童舞台艺术创作存在认知偏差:将儿童仅视为“未来的观众”,而非“当下的受众”。在这种观念下,对儿童剧创作往往重视不够。即便有新作问世,也常是成人剧的“简化版”——剧情简单,舞美和灯光粗糙,表演流于表层。这样的处理无形中低估了儿童的理解力与想象力,忽视了他们在成长关键期对艺术滋养的需求。许多孩子第一次走进剧场,面对的不是专为他们打造的精品,而是带有卡通噱头、依赖录音和夸张肢体的低成本演出。这类作品或许能带来短暂的欢笑,却很难给予儿童真正的审美启蒙。其实,儿童不必等到长大才配得上欣赏高质量的艺术。恰恰在他们感知力最敏锐、想象力最旺盛的孩童时期,更应当有优秀的舞台艺术作品深入他们的心灵。传统戏曲中“一桌二椅”即可营造虚拟世界,其魅力不在于华丽布景,而在于激发观众心中的无限联想。儿童剧创作亦应如此,简练而深刻的表达往往比繁复的视听效果更能触动心灵。真正的艺术力量,在于为孩子们打开一扇理解世界的窗口,而非只提供片刻的消遣。
近期,十月稻田新玉米广告在全国机场及户外地标大屏密集亮相,凭借醒目的画面设计和“低脂饱腹爽多了”这句朗朗上口的广告语实现强势曝光,迅速引发广泛关注。2025年新玉米上市季,十月稻田通过机场广告等一系列营销举措,以健康饮食理念引爆玉米消费热潮,为健康食品赛道注入了全新活力。
“台湾民意基金会”今日(6月18日)公布最新民调,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声望为48.2%,相较上个月重挫 9.8 个百分点。该基金会董事长游盈隆表示,在台湾,一个百分点代表 19.5 万人,10 个百分点代表近 200 万人,上任不到一个月,流失近200万人支持,是一个严重的警讯。
“‘上海精神’为应对全球性挑战提供了适时的解决方案。”阿万指出,该精神倡导以对话取代对抗,以包容消解隔阂,强调无论国家大小都应享有平等话语权。这种合作理念既符合道义,又顺应现实需求,是全球和平发展不可或缺的实践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