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艳爷爷的故事已经在家庭中流传了三代。“我和孩子经常到南泥湾等地,重走爷爷走过的路。”孙艳说,“每次重走,我的感觉都不一样,觉得好像是爷爷带着我在走,爷爷的劳动精神始终激励着我。作为医务人员,我也常常告诉自己,一定要认真对待患者,要医者仁心,要尽职尽责。”
这样相近相亲的故事,是“上合大家庭”的日常。不同历史文化、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尊重差异,增进互信,凝聚共识,各展所能。如上合组织秘书长叶尔梅克巴耶夫所言,尊重文明多样性和文化多元性,正是上合组织最重要的基本原则之一。在求同存异中携手共进,是上合组织的独特魅力,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
还有两部影片以女性视角切入,引进片《爱的暂停键》一举夺得2025年北京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女主角四项大奖,呈现女主角在婚姻、职业与亲子关系等多重现实夹缝中如何学会真正爱自己的动人历程。曾获得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单元“最佳影片”的《这周五的游乐场》,同样刻画了女主角在接连打击中展现内心坚韧、最终战胜自我的故事。有网友表示,这些故事不是一段遥远的叙述,而是一面照进现实的镜子,让我们在电影中看到自己,找到属于各自的答案。
北京9月4日电 (记者 吕少威)记者今天从北京市交通委获悉,为保障学生出行安全顺畅,北京交通部门提前谋划、精准施策,通过优化通学公交服务网络、升级轨道交通保障措施,让学子出行更安心、家长更放心。今年秋季学期,北京计划开通通学公交线路达294条,服务学校117所、学生1.78万人。
中国煤矿文工团演员刘昊然在《这束光》里饰演白原,一名奔赴延安、投身革命的青年诗人,“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离战火很远,但对历史的铭记和对和平的珍视,从未改变。我们将尽最大努力,用文艺致敬历史、传递光明。愿这束光,照见过去,更照亮未来。”
央视新闻携手退役军人事务部宣传中心推出特别策划《戎装》,历时3个月,跨越吉林、浙江、江苏、湖北等9省31市,走进80位抗战老兵家中探访。
改编自纳粹暴行事件的俄罗斯电影《血色牢笼》,取材于伟大卫国战争期间的史实。一次以“救助”为名的阴谋,将成百上千的无辜苏联儿童变成战场上的德军“活体血库”,在这座绝望的牢笼中,严苛的管教是为了压制哭喊,更是为了榨取纯净的血液。然而,黑暗中仍有微光,一位目睹这一切的护士和勇敢的少年们决定挺身而出……
当时的新疆省政府用全疆各族民众捐献的大量现金和其他财物,购买了10架战斗机。1938年夏,满载着新疆各族人民希望的10架“新疆号”战斗机腾空而起,飞往抗战前线,给日军以猛烈打击。新疆各族民众为抗战捐献飞机一事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赢得社会各界广泛赞誉。《新华日报》以《新疆同胞献机十架》为题报道了此事,称其“仪式庄严热烈,空前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