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7月7日电 (记者 史轶夫)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7日在馆内展出七三一部队原成员胡桃泽正邦的口述证言,其供述了七三一部队从事人体解剖、开展人体实验以及实施细菌战等罪行。
对中国发展的“赶超焦虑”与“路径依赖”并存,构成中欧关系的核心张力。面对双方经贸快速进入由很强的互补性到互补与竞争兼具的转变,一直处在制度优越感觉中的欧洲表现出强烈的“不适症”。一方面,欧洲对中国产业升级的速度感到不安:2024年欧盟对华贸易逆差达2470亿美元,中国电动汽车在欧市场份额突破20%,迫使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启动反补贴调查并征收17%-35.3%的惩罚性关税。另一方面,欧洲经济又高度依赖中国市场。这种“既需要市场又忌惮竞争”的矛盾心态,导致欧洲对华政策陷入“防御性对抗”与“务实性合作”之间的摇摆。
曾德华介绍,研究团队还开发出红榄李高枝压条等无性繁殖技术,相关专利已获批准。“就算种子发不了芽,我们也能通过无性繁殖技术得到种苗。”曾德华说。
在“国潮中医馆”摊位,十余味中药材化身毛茸茸的“Jellycat”玩偶,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前来抢购。眼神犀利的“黄墩墩”、圆滚滚的“枣上好”、呆萌的“人参宝宝”……每款玩偶都带着药材特性的萌化设计。年轻人们在货架前挑选,从模拟称重、配伍到“代煎”包装,整个抓药流程被转化成互动游戏。
7月7日,在广东省档案馆,一份来自日本国立公文书馆的“波第8604部队”名册经由日本学者松野诚也捐赠首次完整出现在国内。二战后,“波第8604部队”名册被日本列为军事机密保存多年,部队组成和人员部署均为重大保密事项,迫于各方压力,于2025年5月14日向外公布《波第8604部队留守名簿》。这是目前所能看到的唯一一份关于该部队人员情况的核心档案,是侵华日军华南细菌战最为重要的一手档案史料。
北京7月7日电 (记者 孙自法)由中国历史研究院编撰、图文并茂且中英文对照的《龙·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国八千年龙文化文物精品》(简称《龙·中华民族的图腾》)新书分享会,7月6日下午在北京中国考古博物馆举办,考古专家学者分享各自对龙文化的研究与见解,并与现场观众交流互动,展现中华民族龙图腾的传承与发展。
据悉,本届年会由四川省教育厅主办,成都师范学院承办,涵盖了学术论文交流、大学生创业推介项目交流、项目改革成果展示交流、高校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改革成果展、创新论坛和创业培训工作坊等。来自多所知名高校、知名企业的专家、教授们进行现场交流、指导和评审。年会上,来自川内各高校的大学生们通过答辩交流、项目展示、深度探讨等方式,充分展示了四川省大学生们在各个领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敢拼敢闯的奋斗精神。
围绕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与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走势,《证券日报》记者近日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受访专家普遍认为,6月份,国内经济增长动能延续稳健态势,CPI同比有望小幅回升,而PPI同比或仍处于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