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习主席指出,面对加速演进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上海合作组织要发挥引领作用,当好践行全球治理倡议的表率。
多年的研究积累了一系列成果,也让越来越多市民对80多年前的香江烽火岁月产生兴趣。2015年,刘智鹏、丁新豹、刘蜀永团队出版《日军在港战争罪行》,根据战后军事法庭档案,披露日军在港累累罪行。2022年出版的《港九大队志》广受关注,很快售罄,今年推出的增订版也受到肯定,香港民主建港协进联盟、新界乡议局大量购买该书,面向社会各界推广。“有一次,我们在新界乡议局举办抗战史讲座,不少年轻人专程赶来,大礼堂座无虚席。”刘蜀永说。
2024年以来,成都市医保局推动基层医疗机构参与长护服务,通过“课题支撑+政策指导”,分类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机构入住、居家上门或评估服务,并联合民政、卫健部门优化审批流程、加大政策扶持。截至目前,成都已有38家基层医疗机构成为长护险定点服务机构或评估机构,累计为超6000名失能人员提供多样服务。
据介绍,全省夏收工作6月7日基本结束,夏粮丰收已成定局。夏播工作从5月28日大面积展开,截至6月13日,已播种面积7915.2万亩,夏播工作大头落地。初步统计,目前全省因旱不能播种面积323万亩,若未来持续无有效降水,夏播进度将会进一步放慢。
转变城市发展理念,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是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内在要求。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城市发展理念决定着城市发展成效。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现代化人民城市应当更加注重以人为本。过去一段时间,有的地方城市工作存在“重物轻人”倾向,比如一些城市越建越大、越建越漂亮,但居民上学、看病、养老难,群众生活不方便。应当看到,城市作为一个有机生命体,人是主角、是核心,关键就是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12个字,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人。深刻把握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战略取向,就要转变城市发展理念,不能“见物不见人”,而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这意味着城市公共投资要从物质形态转向聚焦服务形态和福利形态,更加注重“投资于人”。要始终围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让群众生活更舒适这一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发展、治理全过程,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优化公共服务、改善人居环境、保障民生福祉,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
上合组织成员国普遍支持以世贸组织为核心、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充分肯定世贸组织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中方接任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以来,积极联合上合组织各成员国就应对全球贸易动荡、支持普惠包容的多边贸易体制开展合作。经各方共同努力,最终达成并发布该《声明》。
6月14日上午,水利部组织开展抗旱专题会商,分析研判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旱情形势,要求即日起,受旱地区上游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保障抗旱用水需求,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以及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6月14日15时,水利部将针对河南、河北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目前维持针对山西、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6省的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两个工作组正在一线指导抗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