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中国是理念倡导者,更是坚定践行者。本次峰会上,中方宣布将推动一系列务实行动举措:成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能源、绿色产业、数字经济三大合作平台,以及科技创新、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三大合作中心,并在未来5年同上海合作组织其他国家一道实施新增“千万千瓦光伏”和“千万千瓦风电”项目。中国支持上合组织同联合国、东盟、欧亚经济联盟、亚信等多边机制深化协作,共同维护国际经贸秩序,共同完善全球和区域治理体系。
数量的增长只是故事的一面,双向旅游交流的质量提升同样值得关注。如今,中俄旅游交流已不再是过去简单的观光模式,呈现出深度化、体验化、多元化的新特点。俄罗斯游客不仅走进北京、上海、西安等中国“老牌”旅游城市,也将脚步延伸至云南丽江、四川九寨沟等更多地方,体验中国多元文化;中国游客除了沿着莫斯科、圣彼得堡等传统线路游览,也去看贝加尔湖的蓝冰、勘察加的火山等。
“关节就像被老虎钳夹住,痛得整夜无法入睡。”前不久,李先生在健身房进行了两个小时的高强度训练,过程中没有及时补水,结束后又一次性摄入了大量肉类和蛋白粉。当晚,他的左脚大拇指关节处红肿发热,撕裂般疼痛。
新疆机场集团总经理吕辉斌表示,国泰航空开通乌鲁木齐至香港航线,标志着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的航线网络又一次升级,满足了新疆及周边地区旅客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不仅提升了乌鲁木齐机场的国际化水平,也将进一步增强新疆的区位优势和影响力,共同助力打造乌鲁木齐成为连接亚欧区域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目标。
旅游规模的扩大得益于两国政策的支持。中俄两国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中俄两国元首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早在2012—2013年,中俄就互办了旅游年。2024年5月,普京总统访华期间,两国元首共同出席2024—2025“中俄文化年”开幕式,中俄旅游合作不断走深走实。9月2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时表示,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外来,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自2025年9月15日至2026年9月14日,对俄罗斯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俄罗斯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交流访问,过境不超过30天,可免办签证入境。外国游客在华办理住宿登记、支付、通信、获得语言服务等方面的便利度显著提升。两国航空公司还通过加密部分航线、提升航班频次以满足两国旅客出行需求。据俄方统计,2024年10月底至2025年1月底,中俄间固定航班执飞班次达4600余次,平均每周380余次。签证政策、入境管理、旅游基础设施持续完善等一系列利好,令双向人员往来通道更加顺畅。
美国地质调查局地震信息网数据显示,此次地震为5.6级,震中位于楠格哈尔省首府贾拉拉巴德以东14公里处,震源深度10公里。路透社援引楠格哈尔省卫生部门发言人拉希米的话称,震中处于偏远的希瓦地区(Shiwa),巴尔卡什科特地区(Barkashkot)已有受损报告,具体细节仍在收集中。
为唤醒这片“沉睡”的土地,当地政府创新性提出改造计划,充分利用丝绸厂老旧的场地和建筑,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工业风“集装箱”街区,并于去年年底启动改造,今年5月19日正式投入运营。这一改造不仅是对城市空间的重新利用,更是一种新经济模式的大胆尝试。
“有时候觉得,我们像逆水行舟。”谢帮银又补了一句,“再难也要撑下去,不然这门戏就真没人唱了。”谢帮银常说:“木偶戏在我们手上断了,那才是真正的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