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在革命先烈赵一曼的母校——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中学,一场以“时空对话·热血传承”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正在举行,师生共同聆听了赵一曼写给儿子的绝笔信,字里行间既是英烈对亲人的不舍牵挂,更是留给后人的精神嘱托。
面对令人揪心的生存环境,1986年,阿克苏地委、行署发出号召:决不能任由风沙摆布!在柯柯牙引水、植树,搞一个绿化工程,用宽幅林带挡住风沙。
此外,武铁充分利用“清凉”旅游资源,大力推进“武汉+武当山+襄阳”“武汉+神农架+襄阳”旅游计次票,在汉宜铁路加开53列夜间高铁,吸引众多游客前往纳凉避暑,宜昌、利川等宜万线6站累计到达旅客389万人次。其中,利川站到达旅客58.5万人次,创历史同期最高纪录。
优化多中心、网络化的现代化城市体系。现代化城市体系应当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使不同类型城市都有承载力,不同人群都能找到适宜的工作生活空间。为此,要着眼于提高城市对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承载能力,加快培育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推动轨道交通、市域快线和高速公路网互联互通,构建节点清晰、层级分明、互为支撑的城市网络。分类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围绕特色资源和产业链发展,引导配套产业、公共服务、生活设施向县域延伸,促进县城城镇化质量与人口吸纳能力双提升,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他说,相关技术让数字世界中的“价值”,如资产、身份、数据等,能够像“信息”一样被高效、安全地传递和交易,实现从“信息互联网”到“价值互联网”的升级;对于文化产业而言,可以将文旅资源,如文化遗产、自然景观、IP,转化为能够标准化、能够流通的数字资产,提升文旅资源的流动性和吸引力。
我国2016年组织首批15个城市开展长护险制度试点。2020年,试点范围扩大至49个城市,目前仍在持续扩面。试点地区参保群众近1.9亿人,累计筹集资金超千亿元,支出超过850亿元。试点地区已探索形成基本制度框架,积累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长护险制度的综合效应正逐步显现。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创新城市建设。创新是决胜未来的“关键变量”“最大增量”。作为经济发展的中心,城市是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主阵地。要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机遇,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健全全链条产业创新体系,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耦合。完善创新政策、加强要素保障,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和开放式孵化网络。打造公平透明、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充分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持续增强城市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与辐射带动能力,充分发挥城市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枢纽作用。
外方领导人在会上表示,上海合作组织践行“上海精神”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不同国家之间完全可以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互利共赢,这为完善全球治理作出了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