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成为全国人民坚持抗战、争取胜利的旗帜,推动全国各族各界各阶层爱国人士以及海外华侨投入抗日救亡的洪流。
8月的一个周末,雨点淅沥,笔者沿北京市海淀区香山路前行,来到翠林深处的北正黄旗18号。这里,静静矗立着一座建筑:北京抗战名将纪念馆。
靳东,1976年出生于山东省,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国家一级演员,曾获得“青年五四奖章”先进个人、“全国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他还是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1941年,张坪被调到延安枣园的中央情报部第三室。1943年,他加入骑兵旅。他专门准备了一个笔记本,摘抄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英雄,“当英雄,就要每次战斗都准备牺牲自己,为了党和人民,牺牲是光荣的!”
在此次展览中,东北烈士纪念馆坚持守正创新,运用多种方法,打造了具有沉浸感的历史文化展厅。在“哈尔滨光复”区域,使用空间借景的艺术形式重现历史,以历史上的哈尔滨火车站标志性建筑为原型,打造浮雕凸起造型,还原建筑轮廓与细节,唤起历史记忆。同时,展厅运用空气成像技术展示了“赵尚志使用的手枪”“许亨植使用的匣枪”“许亨植使用的马鞍子”“抗联三军的药瓶”“抗联八军的望远镜”“缝纫机头”等8件文物,通过光场重构原理实现文物影像在空气中悬浮呈现,深受少年儿童观众喜爱。
此次展览展示了111件(套)文物、84份文献,235张历史照片及19件雕塑、绘画等艺术品和3处场景,展厅内的复原场景带给了观众沉浸式的体验,尤其是夏季密营的场景,通过葱郁的树林、鸟鸣与蝉声交织、密营建筑,以及展柜中陈列的东北抗联艰苦密营生活相关文物,生动再现了抗日斗争真实的情景。北满抗联部队艰难西征的场景则描绘了远征部队在深山密林中行进,于风雪严寒中穿越林海雪原,既要抵御饥饿和寒冷的侵袭,又要与追剿的敌人巧妙周旋的悲壮画面。
作为“第一车”驾驶员,老兵丁辉更肩负着传承战斗精神的使命。他所在的部队,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的英雄部队。这支部队,从平江起义走到了井冈山,从井冈山走到了陕北。在抗日战争中,这支部队打得非常英勇。
黑龙江是东北抗战的主战场。东北抗联共有11个军,其中有9个军诞生在黑龙江,改编后的3个路军均在黑龙江留下了战斗足迹。展览以历史发展脉络为序,分为“日本侵略与黑龙江人民的反抗”“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抗日武装”“依托游击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为夺取抗战最后胜利而斗争”4个部分,10个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