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为国献身的英烈,抗战胜利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决定在苏克己等四烈士殉难处建立红十字四烈士纪念碑。1946年8月13日,四烈士纪念碑最终落成。而如今的这处纪念碑,距离烈士们牺牲的地方百米之内,于1981年重建,1984年移至此处放大重建,2000年由上海文管会再次拨款修缮。
29日,清水县委、县政府与中国麻纺织行业协会联合举办“汉麻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以“赋能汉麻全产业链,激活县域发展新动能”为主题,集中展示当地汉麻产业从传统种植迈向全链现代化升级的成果。多位专家学者围绕麻纺技术、脱胶工艺、品种选育、机械化种植等议题进行了专题分享。
三是强化河道生态涵养。遵循“涵养水生态、兼顾水景观”原则,在中心城区一、二级河道布设曝气喷泉146台套,铺设生态浮床、浮岛2.5万平方米,培植、修整水生植物,提升河道景观效果。
——国际影响不断提升。“上海精神”广受欢迎,被视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理念典范。国际认同度和感召力与日俱增,越来越多国家走近、融入上合组织大家庭。上合组织还同联合国、独联体、东盟、阿盟等众多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加强合作。上合组织始终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奉行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原则,已成为当今世界践行真正多边主义的中流砥柱。
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向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5省(区)调拨3万件中央救灾物资,支持地方做好抗旱救灾各项工作。
——我们将守正创新完善组织建设。与成立之初相比,上合组织自身以及国际和地区形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各方愿意本着推动组织长远发展的历史责任感,总结经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朝着成员国元首指明的方向,进一步增进机制凝聚力、提升组织行动力,不断做实做强上合组织。保持组织的开放性至关重要,上合组织将继续敞开大门,以博大胸怀接纳更多认同“上海精神”的国家加入上合组织大家庭。
二是加强河道巡查保洁。加大中心城区河道全域保洁力度,通过船只打捞、围网打捞、捡拾清扫,及时清理水面及堤岸垃圾、漂浮物。以保障海河水环境为重点,每日出动16艘保洁船只、32名保洁人员、6名岸边打捞人员对海河进行全覆盖巡查,确保垃圾杂物随清随运,保障水体景观效果。
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中国人民以血肉之躯筑起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的钢铁长城,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抵御外侮的伟大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