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科普是积蓄国家创新动能的蓄水池。大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可产生“涟漪效应”,通过家庭影响、社交传播、社会实践,将带动更多同龄人乃至社会大众走近科学、了解科学。当下在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大学生的科普传播更能让公众理解科技发展的价值与意义,从而凝聚支持科技创新的社会共识。
收到对方邮寄的音频数据线后,小张通过对方发来的陌生链接下载并安装了一个APP。按照指引,他将两部手机用数据线连接好,登录APP,进入对方指定的“房间”,并连接上语音通道。就这样,小张开始了所谓的“电话转接”兼职。
然而事实上,在对方的引导下,小张已沦为诈骗分子实施犯罪的“工具人”。在帮助对方进行了几次“电话转接”后,小张的电话卡因涉嫌用于诈骗活动被封停,而骗子承诺他的高额报酬,一分钱也没拿到。
问题就在于此。要让中国抗战成为全球历史的一部分,就必须让二战史从中国抗战开始。实际上,写一本书很难做到面面俱到,你无法将所有内容都纳入其中。但要使抗战的重要性凸显出来,我认为可以引入比较视角(comparative approach)。将中国抗战的数据和模式与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进行比较,越多地建立联系,就越有助于人们理解中国的抗日战争。
不久前,《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对外公布,免保育教育费政策覆盖所有幼儿园大班儿童,预计今年秋季学期将惠及约1200万人,为促进教育公平写下生动注脚。
“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从1931年到1945年,野蛮战火从松花江畔一直烧到五指山下,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大地上的战争罪行罄竹难书:14年抗战,中国军民伤亡3587.9万余人,大半个中国被日军践踏,930余座城市先后被占,4200万难民无家可归。而今硝烟已经散尽,但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必须扛起的使命。
熊丙奇认为,民办学校需要针对学生、家长的选择变化,进行办学变革。另一方面,也要避免唱衰民办学校,甚至对民办教育污名化。民办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鼓励民办学校走多元化、特色化办学之路,为受教育者提供差异化选择。
作为抗战时期旅居马来西亚华侨的后代,旅尼侨胞陈昭明回顾了老一辈的家国情怀。她表示,自己作为新一代华侨,将传承这份精神,在海外继续担当桥梁纽带,为祖国发展和中尼交流贡献力量。
要想办法激活大学生科普实践场域。截至2024年,全国科技馆及科技类博物馆已达1779个。高校可充分盘活校内外科技馆、重点实验室等空间,设立大学生科普讲解员岗位,支持组建科普社团,通过主题沙龙、实验展演等形式凝聚科普力量,定期邀请院士、青年科研人员分享科研经历,从科学家的成长故事中萃取科学精神养分,将科学文化融入课堂内外、校园角落,营造“处处有科普、时时可探究”的浓厚氛围,既让大学生在实践中锤炼科普能力,也让科学种子在更广阔的土壤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