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视劳工的生命为草芥,在一次重大事故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谢来龙讲道,1942年6月,石八铁路建设中发生重大塌方事故,230多名劳工被山体掩埋;日军未作任何抢救,三天后又命令劳工继续作业,将遇难者尸体与岩土一同倾倒山沟。“我们现在才知道,他们是有意错过‘黄金72小时’最佳救援时期。”
截至6月13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48亿立方米,储量充足有保证,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地下水源较充沛,能够满足抗旱需求。5月下旬以来,对全省98.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和56.85万项灌排沟渠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修复损坏设施,确保抗旱灌溉需要。省财政近期专门安排3000万抗旱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抗旱工作。
美国外交关系协会智库指出,他信过度干涉军方和王室事务,不仅超越了自己的底线,还让保守派和军方领导人注意到了他的政治力量。他信多次单独尝试地区外交,如成为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的非正式顾问,或在曼谷接待安瓦尔和缅甸领导人,试图在调解缅甸内战中发挥作用等等,这些举动都激怒了军方。
此外,国际贵金属期货普遍收跌,COMEX黄金期货跌1.04%报3338.50美元/盎司,本周累计下跌0.59%,COMEX白银期货跌2.29%报38.33美元/盎司,本周累计下跌0.36%。
“24日的开火,给我一种‘靴子落地’之感。两国此前已持续在往边境增兵,剑拔弩张,群情汹涌,内部压力驱使军方和政府都不敢妥协。”《舰载武器》执行主编、军事评论员石宏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说,如今的冲突只是过往纠纷的持续,属于一种每过一段时间都会出现的“阵痛”,佩通坦此前的“录音门”事件让两国的缓冲空间急剧缩小,两国军队都不得不采取更加强硬的态度。
泰国国立发展管理学院(NIDA)7月13日发布的民调结果显示,约42%受访者希望佩通坦辞职,以便选出新总理。超过六成受访者认为,在野的人民党应该对佩通坦或内阁部长发起不信任动议。值得一提的是,约33%受访者认为前首相巴育是最佳首相替代人选。泰国乌汶叻差他尼大学政治学讲师蒂蒂波尔·帕迪瓦尼奇表示:“为泰党无法有效领导政府,导致军方支持率上升。”
在此次降雨过程中,最大降雨量和最大小时降雨量均出现在桓仁县雅河乡,在米仓沟村,强降雨导致当地的设施农业受损,草莓大棚和草莓冷冻苗损毁严重。据了解,草莓冷冻苗不受季节限制,在经过冷冻后可以提前成熟,更早上市,经济效益高,是当地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此次降雨,将对当地今年秋、冬两季的草莓带来较大影响。
鲍志鹏担心,不断出现的突发事件可能会让伤害持续外溢,伤害到更多平民。但也有学者感到乐观。“柬泰冲突接下去继续升级的可能性不大。两国都有维持和平的意愿,也都意识到冲突的升级既不利于两国的发展也会破坏东盟内部的团结。”贺嘉洁对澎湃新闻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