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外逃后,公安机关坚持不懈开展追逃追赃工作。2023年9月,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对李某批准逮捕。2024年10月,国际刑警组织对其发布红色通报。2025年6月,泰国有关部门将李某逮捕,并依法判决将其引渡回中国。
“顺着线条走,阳刻要让图案‘立’起来,阴刻得把空白‘沉’下去。”身旁的老师傅手持刻刀示范着,刀刃划过木版的“沙沙”声里,凸起的线条渐渐显露出门神的轮廓。
市场化改革的核心在于破除要素流动壁垒,实现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紧密联动。营商环境优化,恰恰需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市场体系。破除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壁垒,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畅通国内大循环。近年来,国家层面持续压减行政审批事项,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等已实现“一网通办”,制度性成本显著降低。多地也积极回应与探索,积累了不少有益经验。比如,浙江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机制,通过强化合规建设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清理整改政策文件近10万件。清理歧视性补贴、地方保护等政策,让跨区域经营的企业不再遭遇“玻璃门”,市场才能真正实现“优者胜、劣者汰”的良性循环。同时,政府职能转变也是关键突破口。成都将“有需必应、无事不扰”打造为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线上随时见的即时响应,线下定期见的主动叩门,共同织就一张立体服务网,以“政府跑腿”替代“企业跑路”。去年以来,累计走访服务企业13.29万家,线上线下收集企业问题诉求建议3.8万条,企业诉求办理满意率达90%以上。
强化思政队伍能力,打造“人机共育”团队。高校应定期组织思政工作者参加AI技术培训,培训内容涵盖基础理论、应用工具使用、融合实践案例分析等,邀请专家学者、技术骨干开展讲座与实操指导,切实提高思政工作者运用AI开展工作的能力。
天堑变通途,高原换新颜。今天的西藏,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8568元提高到2024年的31358元;基本建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教育、医疗、住房等保障水平全面提升;生态安全屏障日益牢固,成为世界上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
为留住这门技艺,书峰乡四黄村村民黄国琰曾于1996年重修《福建仙游东湖黄氏宗史》,详细记载了建青黛的提炼步骤。这位已至古稀之年的老人记得,过去青靛多挑到莆田涵江的码头外销,主要用作染料。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边疆地区一个都不能少。2021年7月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林芝嘎拉村,看望慰问村民群众。他指出,要落实好党中央支持西藏发展政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今年,嘎拉村村民集体向总书记写信,汇报村里的新变化,表达着团结一心跟党走的决心。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大家,在党的兴边富民好政策引领下,切实维护好民族团结,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看着北斗星走不迷路,跟着共产党走会幸福”,这是嘎拉村村民朴实的话语,也是西藏儿女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爱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生态文明建设全局,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深入推进碧水保卫战,擘画实施国家“江河战略”。长江保护修复、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等标志性战役全面推进,河湖长制全面推开。我国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水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志性成果之一。2024年,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首次超过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