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能源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国家能源局以重大科技项目为牵引、重大能源工程为依托,加快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攻关,在新能源发电、百万千瓦级水电、先进核电、重型燃气轮机、智能电网、深地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特厚煤层智能综合开采等领域都取得了新突破。
刘智鹏:与历史结缘是因为小时候喜欢看历史连环画,慢慢就对历史故事很感兴趣。家里也有那几本“奇书”,包括《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就对我们国家历史非常感兴趣。直到中学又往这个方向发展,读大学的时候我就决定搞历史(研究)了。
“台湾民意基金会”今日(6月18日)公布最新民调,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声望为48.2%,相较上个月重挫 9.8 个百分点。该基金会董事长游盈隆表示,在台湾,一个百分点代表 19.5 万人,10 个百分点代表近 200 万人,上任不到一个月,流失近200万人支持,是一个严重的警讯。
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在30项技术发明奖项目中,电子信息领域6项,占比20%;先进制造领域5项,占比17%;航空航天领域和新材料领域各4项,各占13%;生物医药领域3项,占比10%。在15项技术发明高等级奖项目中,获授权发明专利646项,平均每个成果有43项原创性发明得到专利保护。15项技术发明高等级奖项目均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致力于解决关键技术难题。
首先,自主保障能力强。“十四五”前4年,受新兴产业发展等因素带动,我国能源需求快速增长,消费量累计增长9.8亿吨标准煤,相当于英国、法国、德国一年用能的总和。“十四五”以来,国家能源局会同有关部门,从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高度,强化煤炭兜底保障基础、深挖国内油气增储上产潜力、加快可再生能源替代,多措并举增强能源供应链稳定性和安全性,国内能源生产加力提速,实现了消费增量90%以上由国内自主保障。特别是,新能源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两个“50%”,也就是新能源发电量增量占全国新增发电量的近50%,推动非化石能源供应总量增长近50%,我国能源自主供应的“基本盘”更加稳固、“含绿量”不断提升。
“跟着大赛游北京”、“跟着大V去探店”,随着“北京范儿”短视频的广泛传播,一批围绕“古都新韵”主题的线下活动也如火如荼开展。
西安咸阳机场T5,与北京大兴机场、成都天府机场航站楼面积相当。三座机场中规模最小的兰州中川机场T3,面积也相当于上海虹桥机场两座航站楼之和。
从能源生产结构看,我国持续加大非化石能源供应,积极发展多能互补,加速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十四五”以来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提高了5个百分点以上。风电光伏充分发挥转型“主力军”作用,今年上半年,风光发电量的增量超过了全社会用电量增量,也就是说,全社会用电量新增部分都是通过“风吹、日晒”获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