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受水区全面节水,用水效率和效益进一步提升。2024年全国万元模拟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分别下降了17.7%和百分之23.6,全国节水灌溉面积达到6.38亿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升到0.58,非常规水利用量达到了251亿立方米。
长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基因,蕴藏着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丰厚资源。稻作文明、水利智慧、丝绸织锦、诗词书画、戏曲民歌等,不仅是长江流域的文化标识,而且是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这些资源为我们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和学术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而如何将这些资源转化为可感知、可共鸣的文化产品,是推动长江文化传播发展的关键。
如今在上海,企业高管在本职岗位上推动科技创新,专业机构人士为青年创业者提供公益咨询,新媒体人士用多元视角讲述上海故事,公益组织人员参与社区治理……这些场景共同折射出“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群体效应,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专业价值得到充分释放。
定点医药机构作为数据质量的第一责任人,要强化数据上传前的严格审核、日常动态校核,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将风险消除在源头。各级医保部门需发挥技术优势,完善智能监控与交叉校验机制,构建问题发现、提醒、处理的闭环管理体系。定点医药机构、医保部门应紧密协作,分别把好“入口关”“监测关”,共同守护群众“看病钱”“救命钱”。
研讨会上,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涉疆学者重点关注的话题。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徐文华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在于正确把握“四个关系”,将各项改革发展举措赋予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统一反对分裂、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重要意涵。
“‘美维凯璇’号是长江上第一艘搭载光伏发电系统的游轮,是一艘绿色环保示范船。”重庆市东江实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周琢介绍,该游轮采用油电混合动力技术,配置300KW太阳能光伏系统,将太阳光直接转化为电能,引领长江游轮进入“光伏+”时代。该游轮创新采用直流组网、储能电池、顶层光伏发电技术,减少岸电使用量,实现低噪音航行,为游客带来平稳、安静、舒适的体验。
9月29日电 国新办29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水利高质量发展成就。水利部副部长陈敏表示,“十四五”期间,在我国经济增速年均5.5%的情况下,全国用水总量实现零增长。
去年以来,中国对多个国家单方面免签。截至目前,中方已经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瑞士、爱尔兰、匈牙利、奥地利、比利时、卢森堡等国施行单方面免签;还与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格鲁吉亚等国互免了签证。此前的6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惠灵顿总督府同新西兰总理拉克森举行会谈。李强表示,将把新西兰纳入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希望新方为中国公民赴新提供更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