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与合作平台的桥梁作用不容低估。中国—东盟博览会作为重要经贸合作平台,每年吸引大量企业参展参会。在9月17日至21日举办的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众多农产品企业集中展示特色农产品和先进技术,促进双方企业交流合作,达成众多贸易合同和投资项目。各类农产品专业展会、线上贸易平台等不断涌现,为贸易搭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桥梁。
安徽省巢湖市人民检察院认为,盛某作为农村地区进城务工人员,因案致残未得到有效赔偿,导致家庭生活困难,符合《人民检察院开展国家司法救助工作细则》第七条第六项应予救助情形规定,且属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农业农村部联合开展司法救助专项活动明确的重点救助对象,决定予以救助。为加大救助力度,安徽省巢湖市人民检察院提请安徽省合肥市人民检察院、安徽省人民检察院进行联合救助,三级检察机关共同向盛某发放司法救助金。
论坛现场举行了“湿地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青年交流平台”专业委员会委员、顾问聘任仪式,9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受聘为委员,将为青年参与湿地保护提供全方位的学术支持,4位资深专家加入顾问团队,为平台发展提供战略性指导。同时,“全球湿地教育网络”正式启动,该网络将整合全球优质资源,推广标准化、创新化的湿地环境教育课程与实践,为各国湿地学校建设提供系统支持。
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向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5省(区)调拨3万件中央救灾物资,支持地方做好抗旱救灾各项工作。
农业农村部派出3个由司局级干部带队的工作组和7个科技小分队,赴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7省,指导各地做好抗旱准备和应对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夏收夏播。
他表示,今后将推广“党支部+公司+农户”等创新模式,大力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以更强改革力度、更高改革精度,为新疆农业现代化发展探索兵团模式、贡献兵团力量。
衔接帮扶。为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江苏省灌云县人民检察院、农业农村局根据其与该县20个部门共同建立的司法救助帮扶衔接机制,衔接开展多元救助综合帮扶工作:县农业农村局将被救助人家庭列入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对象管理,动态跟踪帮扶需求;与被救助人李某满所在的镇政府、村委会共同商定监护权事宜,研究制定司法救助金监管使用计划,村委会依法指定李某满叔祖父李某为监护人,镇政府民政办保管司法救助金,监护人申请使用超过一定额度的司法救助金时由三方共同审核发放,确保专款专用;协调县民政局及时将被救助人李某满认定为父母监护缺失的困境儿童,每月发放补贴直至成年;协调县残联为被救助人李某满免费提供“一对一”的语言康复训练,县康复医院安排专人负责其日常生活照料和上下学接送;协调县妇联将被救助人李某满纳入江苏省妇联“一户一策”关爱计划项目,定期提供居家照护服务,引入心理咨询师开展情绪疏导,修复心理创伤;依托江苏省灌云县人民检察院设立的司法救助“劳模工作室”,由全国劳动模范、“甘薯大王”刘敏捷免费为被救助人李某满的监护人李某提供种薯育苗及技术指导,助力发展种植产业,增加收入;通过安徽省濉溪县人民检察院协调当地民政部门,将被救助人张某玲、吕某金纳入低保边缘家庭管理,享受医疗、务工等惠民政策,镇村干部多次入户走访慰问,提供心理疏导关怀。
汇聚发展合力。强化载体驱动,推进国企知联会、留联会、建言献策工作室、创新实践基地等统战载体建设,完善工作制度、增强组织活力,涵养党外人士成长成才、储才育才的源头活水。强化价值驱动,引导党外人士发挥自身优势,采用“夜校夜话”、“马扎课堂”等方式,开展热点焦点问题宣讲解读,助推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强化品牌驱动,深入开展“爱企业、献良策、做贡献”主题活动,聚力打造“百名专家教授联百企”、“知联乡村行”等品牌矩阵,引导党外人士激发创新活力、凝聚智慧力量,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