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地铁口,眼前便是张自忠路。东西走向,全长700余米。这条路过去叫“铁狮子胡同”,曾是张自忠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29军的驻地。新中国成立后,这条路三次拓宽改建,如今属于平安大街的一部分,宽阔整洁,车水马龙。
笔者搭乘北京市地铁五号线,一路来到张自忠路站。站台里,矗立着一座张自忠胸像:张自忠将军一身戎装,神情坚毅,下方刻着他的生卒年份:1891年至1940年。张自忠,曾先后参加过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战役,在枣宜会战中壮烈牺牲,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阵营中牺牲的军衔最高将领。周恩来曾评价他:“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中国抗战军人之魂。”
“‘纪念’二字,不能只写在墙上,得让它走进更多人的心里。”訾贵江说,抗战名将纪念馆开拓出了中小学研学等一系列纪念活动,已经与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北大附中香山学校共建基地,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的实践地。正在上小学的冯源鑫,作为北京石景山亲子志愿服务队的一员,每逢周末便化身“小小讲解员”,讲述抗日名将们保家卫国的故事。活动后他在自己的日记本里写道:“每一次活动都让我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第三次演练时,雨下得不小。惠百骞从大屏幕里看见三军仪仗队的战士们一直在不停地训练,丝毫不惧风雨,身姿挺拔,目光坚毅。他感慨,正是因为千千万万年轻的战士在保家卫国,才有和平与安宁。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习近平总书记的铿锵宣示,是振奋人心的时代强音。部分出席大会的代表第一时间向“统战新语”表达了他们的激动心情。
广场合唱团成员、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吴嘉琪分外感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听了总书记的讲话,她对乐谱上标注的“饱含敬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爱国不是抽象的口号,我们唱出的每个音符,都是对先辈的致敬和应答,对未来的承诺和信心。”
近日,笔者走进北京的街头巷尾,从庄严肃穆的张自忠将军像,到承载历史记忆的佟麟阁铜质怀表雕塑,循着英雄之名,找寻大街小巷中的历史印记。
陕西省洛川县永乡镇的冯家村,本是个不起眼的村庄。1937年7月,卢沟桥畔的枪炮声引燃了整个中华民族积蓄已久的民族情绪,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进入了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