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苏超”把“散装江苏”“苏大强谁也不服谁”等老梗玩出了新花样。球场内外,城市文化的亮相成为重头戏。江河湖海齐聚一省,长江文化、大运河文化、江南文化、江海文化四大主脉交汇,楚汉文化、江淮文化、吴文化各具独特气韵,历史典故、诗词歌赋、特产风物各有各的精彩。江苏各个城市的文化历史,因为“苏超”而引发全国人民持久的热情与关注。
电商平台何以“懂我”?这既是景区、酒店、餐饮店等经营主体抱团发展的策略,也是旅游资源要素整合的结果。“融通”,正是今年暑期文旅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
“80后”新农人胡自荣现任湖南楚纯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他放弃沿海城市高薪工作返乡,十余年扎根乡村种油茶,带动农民增收,获湖南省“优秀农村致富带头人”、长沙市“十佳农村青年领头雁”等荣誉称号,把自己的公司也办成省级龙头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红色资源的活化,要让历史从“抽象符号”变为“可感实体”。芷江的抗战遗迹不是教科书里的铅字,而是能触摸、能聆听、能呼吸的历史现场。当多国媒体记者踏上受降堂前的青石板路,指尖划过斑驳的砖墙,耳畔传来当地老人讲述“一纸降书落芷江”的鲜活细节时,宏大的历史叙事便转化为具象的生命体验。这种场景化活化的关键,在于保留历史现场的真实性,通过精心修复遗迹、还原战时场景,让沉睡的红色资源成为可触摸的精神载体。它为国际受众搭建了直观的共情入口,让人们在山川依旧中感受“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悲壮,从“历史旁观者”转变为“精神见证者”,为跨文化共鸣筑牢根基。
除此之外,还应完善网络素养教育的支撑体系,构建制度规范、网络平台主体担责、社会支持的立体防护网。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配套细则,明确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信息的具体类型、判断标准和处置办法,完善网络暴力等违法行为的惩处机制。制度建设要避免“一刀切”,在“堵”与“疏”之间寻求平衡,在加强保护的同时,更应注重突出青少年的主体地位和参与权。落实网络平台主体责任,构建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鼓励网络平台开发优质教育内容,不断改善网络生态。社会组织、基层社区等可联合网络平台企业开展参与式、体验式实践活动,将网络素养教育融入常态化文化建设内容。例如,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联合北京互联网法院共同建设“北京市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实践基地”,逐步探索出了微课堂、微视频、剧本杀、互联网法院模拟等多样化的网络教育资源,让青少年在实际体验中提升网络素养。
工作日下班后,刘娜习惯约朋友逛街,即便只是出站后骑小电驴去精品店买一条玩偶挂饰,也能“释放挤地铁的烦恼”。她刚工作一年,不会刻意存钱,每周末都会预留时间和朋友在商场聚餐。刘娜告诉记者,自己逛商场并非漫无目的,而是希望能“速战速决”,商场面积大对她而言反而是“槽点”。她吐槽,自己在国贸商城,曾为了找一家美妆品牌磨破了脚。
随着ReelShort、DramaBox等平台在海外市场快速布局,微短剧这一新兴视听形态正加速进入全球叙事体系。根据统计,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企业投放的海外短剧应用达237款,同比增长近四倍,全球累计下载量突破2.7亿次。凭借“快节奏、强情节、低门槛”的特性,微短剧在北美、东南亚、中东等地迅速扩张,推动全球内容消费习惯发生新一轮迁移。然而,在高增速背后,内容产能失衡、版权机制缺位、商业模式不稳等深层问题日益显现。微短剧若要实现可持续的全球拓展,必须从“爆款驱动”转向“生态构建”,在内容、机制与治理层面完成系统性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