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来改变“春天一片树,秋天一捆柴”“年年植树年年荒,年年植树老地方”的现状?柯柯牙第一代造林人凭着坚定信念,顶着缺资金、缺技术的巨大压力,在短短4个月修建了一条长16.8公里的防渗干渠,并经过反复尝试,探索出一套先进的压碱排碱方法,让柯柯牙土地盐碱含量从最高的9.87%降到了0.8%。
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定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新时代以来,习近平主席胸怀人类前途命运,回应国际社会期待,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进影响深远的重大实践举措,书写了多边主义新篇章,开辟了国际关系新境界。全球治理倡议的核心理念阐明了改革完善全球治理需要遵循的原则、方法和路径,进一步回应了全球南方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呼声,顺应了完善全球治理、纠正历史不公的紧迫需求,必将凝聚起国际社会更广泛共识,携手推进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开辟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光明前景。
2023年12月举行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战略引领”。
全球治理倡议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是对现有全球治理体系的有益补充和创新完善。回望历史,全球治理是在国际体系建立和完善的进程中产生的,也应随着国际格局和形势的变化而动态调整。当前,百年变局向纵深演进,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革命性变化,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未能充分体现,全球治理体系不适应、不匹配的问题空前突出。与此同时,国际形势变乱交织,强权霸凌行径危害深重,严重冲击联合国等多边机制,国际社会面临的问题挑战更趋复杂多元,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立足国际格局变化,着眼应对全球性挑战需要,在广泛协商、凝聚共识的基础上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反映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的国际政治现实,是弥补治理赤字的应有之义。全球治理倡议高擎多边主义旗帜,倡导以人为本,注重行动导向,旨在增强全球治理体系的执行力与有效性,更好应对全球性挑战,服务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利益,更好弥合南北发展鸿沟,更好维护世界各国共同利益。
中国国家信息中心主任徐强称,中国围绕协力推进全球AI发展与治理开展了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秉持“和而不同”正确理念,认为在充分发挥AI潜力的同时,要促进AI标准及规范共识,确保AI发展的安全性、可靠性、可控性和公平性,提高AI可解释性、透明性、安全性,防范AI技术误用、滥用。
10年前,2015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球治理格局和全球治理体制进行集体学习。习主席在主持学习时指出,“随着全球性挑战增多,加强全球治理、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已是大势所趋。”他强调,要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
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副局长施俊辉在致辞时表示,教育局一直以多元方式支持学校推行艺术教育,更积极推动视觉艺术资优教育,培育具国际视野的艺术人才。
马尼拉9月2日电 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1日发布公告说,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国务院8月29日公布第四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菲律宾华侨抗日烈士纪念碑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