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6点,正值下班高峰期,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商城西路上,车辆来来往往,但丝毫不见拥堵。这条今年7月才新修通车的道路,直接连通城西岳王大道,极大方便了市民出行。
身处江西吉安“剿共”前线的陈诚直至9月21日才由何应钦告知九一八事变的消息,此时,陈诚所听说的九一八事变是起于“倭寇借中村失踪事”,可见消息传播的失真。知道消息后,陈诚于9月22日致电南京方面,表示“愿率所部与倭寇决一死战,成败利钝,概不暇计”。这一天,陈诚并在宴请吉安各军事领袖的宴会上,指出在九一八事变以后,除了外交手段以外,“对于军事须积极准备,如不能达到目的,即行宣布绝交,即以军事行动,即失败亦不能与之讲和,以比利时、土耳其、摩洛哥为例,人心不死,绝不致亡国也”。中秋节这一天,陈诚在日记中写道:“回忆去年之今日,正克复郑州(中原大战),以为此后当可使中国之军阀觉悟,从此政治可上轨道,岂知愈演愈烈。”可见陈诚的这一个中秋节也不甚愉快。
“只有亲身经历,才有切身体会,才能了解到最真实的情况。领导干部们体验送外卖后,那一份发自肺腑的‘感同身受’,最为动人,也最为可贵。”文章说,因为“感同身受”在前,方有“推己及人,反求诸己”。“感同身受”,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前提,是改变现实、追求美好的重要起点。“不做‘官老爷’,要当‘勤务员’,离不开这样的‘感同身受’,看到群众的‘急难愁盼’,更好地为群众服务,让政府出台的政策和制度,更有人情味,‘民生含量’更高,都需要‘与群众共情共鸣’来支撑。”
与前文蒋介石一度的乐观类似,蒋作宾亦认为日本“其败必矣”,并认为国联与美国的干涉卓有成效。然而,9月26日,蒋作宾得知国联否决了派员来东北调查的提案,对此他认为:“日方可谓大占胜利。吾国首席代表(施肇基)为洋员利用,又被国联秘书厅操纵。”值得指出的是,在此之前,即有人对外交手段不抱有希望。9月22日,当时在清华大学任教的蒋廷黻针对九一八事变发表讲演,他认为治标方面,唤起国际同情不会有什么效果,宣战则必败,唯一能做的只有抵制日货了;治本方面,“在于民族与个人之根本改革”。蒋廷黻所言的确切中后来的发展态势——外交失败、对日军侵略一再忍让,国内经常抵制日货,蒋介石并发起了新生活运动。白坚武亦认为“急初别无良法,惟有以卧薪尝胆之精神,期以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再雪此耻耳”。
1931年9月26日是这一年的中秋节,蒋介石听说日本将不接受国联的仲裁,并主张中日两国直接交涉。于是,他在日记中写下:“我不能任其枭张,决与之死战,以定最后之存亡,与其不战而亡,不如战而亡,以存我中华民族之人格。”并决定迁都西北。对蒋介石来说,前几天的希望突然落空,这一个中秋节显然不太好过。这一天的中午,邵元冲则在家中祭祖,与蒋介石的心境类似,邵元冲在日记中记录:“前方多难,虽遇令辰,益滋慨耳。”
郑州9月18日电 (张楠)“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推动耕地集中连片,实现小田变大田,整合盘活农村零散闲置土地,促进现代化农业产业更好落地。”近日,在河南省2025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签约暨资源推介会上,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规划局局长杨雁如是说。
据《浙江工人报》9月9日报道,自2023年起,杭州市总工会干部周杰开始亲身体验当骑手,两年来,他陆续在4个外卖平台跑了1000多单。其间,他经历过雨天路滑摔伤肩膀,不仅要担心超时罚款,还要在就医时琢磨如何报销医药费;曾在昏暗的老小区里摸索着寻找楼幢,体会过超时的提醒声与找不到楼栋的焦急与无助。“不能光发现问题,还得去解决问题。”两年跑单经历,让周杰深刻体会到了外卖行业的艰辛,更让他对工会服务方式有了全新思考:政策不能“坐在办公室里制定”,要贴着小哥的需求“量身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