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打球的张先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郑钦文夺冠前的这几年,网球运动在大众层面一直是向上走的态势,加入网球运动行列中的人不断增多。”张先生分析,这也许跟网球是隔网运动有关,因此在疫情期间受到欢迎。
在台湾艺术大学读研的冯于伦,创作的《海浪》虽然讲了一个关于出狱者重新认识世界的虚构故事,灵感却来自上大学后对父亲的观察:对新事物感到陌生、不会用智能手机。拍摄完成不久,父亲过世,冯于伦突然觉得自己从故事的旁观者变成了当事人。他在影片中讨论死亡议题,认为年轻人的视角同样重要,“每个年纪对于生死的感悟都不一样”。
第三,加快科技创新,激发绿色发展的新动能。建成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汇聚了5000多项优秀科技成果,助力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比如,在河北唐山,钢铁企业通过使用高炉煤气净化、焦炉煤气深度脱硫等技术,彻底摆脱了过去烟尘蔽日的景象,面貌焕然一新。这些年,通过推动清洁能源替代、短流程电炉炼钢等新技术,生产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大幅度下降,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清洁钢铁生产体系。再比如,过去印染一件普通的短袖上衣至少需要25公斤的水,但是山东青岛的服装企业使用超临界的二氧化碳无水染色技术,每年可以节水10万吨,同时避免了大量污水排放。
“没有和平,中国和世界都不可能顺利发展;没有发展,中国和世界也不可能有持久和平”“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贫瘠的土地上长不成和平的大树,连天的烽火中结不出发展的硕果”……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和平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从中非合作论坛、中阿合作论坛、中拉论坛,到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中国和东盟国家合作、澜湄合作,中国发起或推动的一系列制度化合作平台持续释放发展红利。
体量不及西安的兰州,也拿出大手笔。T3航站楼面积40万平方米,综合交通中心27万平方米,是甘肃民航发展史上规模最大的工程。
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陈立在致辞中感谢各界长期以来对中国发展的关心支持。他表示,中国越强盛,和平越有保障。中国以自身稳定性、确定性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中国越发展,人民越感幸福。绿色、创新释放发展动力,改善民生福祉。中国越作为,世界越美好。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为世界繁荣发展贡献力量,四大全球倡议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稳定性。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