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我国外贸“朋友圈”越扩越大,特别是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联系更趋紧密。上半年,我国对欧盟、日本、英国等传统市场出口稳定增长,对东盟、中亚、非洲等新兴市场出口增速均达到两位数。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1.29万亿元,增长4.7%,占进出口总值的51.8%,较去年同期提升达到0.9个百分点。得益于丝路海运、空中丝路和跨境公路的快速发展,各国的好货能够在第一时间实现“双向奔赴”。
参与运营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西畔的国家网球中心两片红土网球场地的维宁体育创始人、CEO纪宁8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本就稀缺的网球场馆在郑钦文夺冠后变得更加炙手可热,现在根本都约不上。”
第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各地继续加大创新投入,我国现在研发(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接近2.7%,已经超过欧盟平均水平,接近OECD国家平均水平。一批创新成果在涌现,据相关部门统计,1-5月份,我国有效发明专利申请量接近500万件,增长12.8%,速度还是比较快的。另外,一批创新成果也引起世界广泛关注。今年以来,从Deepseek大模型到机器人马拉松赛,从航空航天到无人驾驶,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
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40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5.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4%。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增长(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长)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36元,增长5.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2%。
“我们把井场闲置土地、厂房屋顶这些‘沉睡的空间’利用起来,用科学规划织就分布式光伏电站网络。”采油二厂新能源技术室工作人员王帅的话,道出了项目推进的核心思路。为让光伏项目高效落地,采油厂打破部门壁垒,形成了跨部门协同的强大合力:采油工艺研究所提供电站设计的科学方案,生产运行部保障施工与生产有序衔接,工程项目部严控质量与进度,各采油作业区全力配合现场施工。面对负荷消纳、施工协调等难题,各部门紧密协作、逐个破解,为光伏网络的铺开扫清了障碍。
土壤肥沃自能枝繁叶茂。中国经济是一片繁茂广阔的创新雨林,人才辈出,产业体系完备。本届论坛上展示的仿生灵巧手、虚拟人智能交互等新产品新技术,正是创新生态结出的硕果。为创新营造良好环境,更好发挥科技的倍增放大效应,更好推动动力变革和动能转换,促进“质”的提升、“量”的增长,正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
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面临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各种不确定难预料的风险挑战。前进道路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推动高质量发展还有不少难题要破,增进民生福祉还有不少实事要办。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高扬爱国主义旗帜,更好凝聚团结奋斗的力量;发扬斗争精神,锐意开拓进取,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让广大青少年树立强国有我的远大志向,做堂堂正正、光荣自豪的中国人,勇担民族复兴的时代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