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规模的扩大得益于两国政策的支持。中俄两国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中俄两国元首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早在2012—2013年,中俄就互办了旅游年。2024年5月,普京总统访华期间,两国元首共同出席2024—2025“中俄文化年”开幕式,中俄旅游合作不断走深走实。9月2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时表示,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外来,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自2025年9月15日至2026年9月14日,对俄罗斯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俄罗斯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交流访问,过境不超过30天,可免办签证入境。外国游客在华办理住宿登记、支付、通信、获得语言服务等方面的便利度显著提升。两国航空公司还通过加密部分航线、提升航班频次以满足两国旅客出行需求。据俄方统计,2024年10月底至2025年1月底,中俄间固定航班执飞班次达4600余次,平均每周380余次。签证政策、入境管理、旅游基础设施持续完善等一系列利好,令双向人员往来通道更加顺畅。
为吸引更多人流,带动消费,当地精心策划丰富多样的群众性活动,“村K大舞台”便是其中亮点。据纳溪区副区长黄祖鑫介绍,未来每周将在周五、周六举办两场,一直延续到过年。除了“村K大舞台”,街区开业时还曾推出年代主题市集、复古disco派对、怀旧电影放映等体验活动,让消费者始终保持新鲜感。这些活动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展现才艺的平台,丰富了文化生活,更有效吸引大量人流涌入街区,为商家带来了可观的客流量。
烽火远去,精神不朽。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有作为的民族,都以自己的独特精神著称于世。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新的历史条件下,海内外中华儿女要铭记历史,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奋勇前进。
北京9月5日电(记者 李金磊)今年6月底,国务院发布实施《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国家税务总局制发相关配套公告,着力营造法治公平的税收环境,引导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从近期实施情况来看,《规定》落地有力促进税收公平和经营主体合规经营,有效助力规范违规招商引资行为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江西吉安永新县的21.78万亩中稻陆续成熟,进入收割期,当地抢抓农时,科学调度3100台(套)农机具,全力推进中稻收割工作。
目前,浙江首批10家医院已率先部署iAorta模型,并形成诊断、转运、救治的快速通道。研究团队正进一步降低技术接入门槛,加速将iAorta向全国更多地区推广。
王文涛指出,近年来,在两国领导人战略引领下,中新经贸合作成果丰硕。今年是中新建交35周年,中方愿与新方共同落实好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更好发挥中新双边投资促进委员会作用,拓展数字经济、绿色发展领域合作,高质量建设中新互联互通等旗舰项目,推动中新经贸关系“百尺竿头、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