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主体活力充分释放。营商环境是培育市场主体的沃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完成“证照分离”改革,建立统一的经营主体准入制度,实施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实现企业开办“一网通办”,极大激发了全社会创业创新热情。“十四五”以来,企业净增1999.9万户,个体工商户净增3394.6万户,市场主体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此外,今年前7个月,国家开发银行发放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3850亿元,同比增长51.3%,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技术攻关、成果转化提供了全生命周期金融支持。资金重点投向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链,有效促进了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市场主体的蓬勃发展和金融活水的精准灌溉,汇聚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8月22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介绍,“十四五”以来,我国质量水平显著提升,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运行更加规范,市场循环有效畅通。各项经济指标稳步向好,充分证明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新时代中国经济的鲜明特征。
北京8月26日电 (记者 应妮)中国爱乐乐团25日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了2025-2026音乐季的演出安排。整个音乐季的19场交响音乐会构建了跨越三百年音乐历史、连接东西方文化的音乐艺术表达的矩阵。
在北京中轴线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一周年之际,北京商报记者跟随“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巡礼”采访团走进白塔寺、钟楼、先农坛。记者在探访中发现,一系列以文化地标建筑IP为核心的文创产品正悄然“出圈”——白塔寺妙应白塔玩偶、钟楼的钟鸣福至立体冰箱贴、先农坛的天宫藻井冰箱贴……古老文化建筑正通过创意设计焕发青春活力。这些新业态不仅激活了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并以更轻盈、更时尚的方式,向世界讲述着北京文化的新故事。
终端用能结构优化。国家能源局深入推动工业、建筑、交通这些重点领域用能的清洁化、低碳化,持续提升终端电气化水平。目前我国终端用能中,电能比重已经达到30%左右,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现在购绿色电力、开新能源车、用清洁取暖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人民群众绿色清洁低碳的用能方式日益普及。“十四五”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渗透率不断提升,也加速推动了成品油消费量达峰。
传统能源转型升级。“十四五”国家能源局持续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煤电超低排放改造,目前已经有95%的煤电机组实现了超低排放。加快推进煤矿智能化,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国已建成智能化产能占比超过55%。积极推广煤炭绿色开采,2024年煤矸石综合利用率比2020年提高3.1个百分点。同时,积极推动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深度融合,积极推进二氧化碳驱油等低碳技术发展,2024年实现了二氧化碳注入量300万吨,这有效促进了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的落地。
在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目前已实现香港注册建筑师、港澳税务师、港澳导游等25类专业人士无需参加内地职业资格考试,可直接或经备案(登记)后在前海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