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温州商会会长李云亭在致辞中表示,侨商深谙本地市场规则,又理解中国企业文化,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独特价值。他从三方面论述侨商的重要作用:一是创新国际化路径;二是充当文化“解码器”;三是打造“双向赋能”的商业生态。他还表示,法国温州商会将继续发掘侨商潜能,为推动中法民间经济合作贡献智慧与力量。
中意政府文化论坛意方主席马西莫·布莱认为,城市更新需“激活承载集体认同的历史要素”。上海在这方面的实践具有示范意义,如外滩“第二立面”的更新中,上海采用“绣花针”式的渐进式改造,既保护历史文脉又实现功能升级,通过保留141栋历史建筑并植入新功能,重塑“万国建筑博览群”的文化价值;张园更新项目通过“修旧如故”的手法,将石库门里弄转化为文化创意空间。此外,上海还通过意中文化合作机制,在外滩海关大楼设立常设文化交流平台,推动东西方文化互鉴。
中外企业家联合会首席代表董斌在致辞中指出,此次活动在法国举办,正是中法企业和广大侨商不断扩展国际合作的真实写照。他呼吁中国企业把握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产业的大趋势,积极探索与欧洲合作的深度与广度。法国“吴建民之友协会”主席徐波在致辞中阐述了中法、中欧加强合作的重要意义。
尽管中国并未采取集中清缴清欠税收等行动,但随着税收大数据广泛应用,网状、系统性税收风险分析取代了此前个人经验点对点分析,税收征管力度事实上在不断强化,税收征收率在不断提高。以前企业偷漏税可能不容易被发现,但近些年通过税收大数据,税务部门会收到企业风险提示,并跟企业确认,不少企业需要依法补缴税款。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称,埃罗尔·马斯克在接受英国《泰晤士报》采访时说道,优秀的人往往都觉得自己应该当“统帅”,但既然特朗普是当选的那个人(美国总统),马斯克就得接受他不是“统帅”的现实。
中国法学会国际经济法学研究会会长沈四宝教授指出,法商融合是支撑中国企业“出海”的底层逻辑,这意味着法律服务从风险防控向价值创造的范式跃升。他希望本次论坛能推动法商融合理念的发展,为企业“出海”提供行业支撑,助力中国服务生态建设。
2025年,海南自贸港迎来封关运作的历史性节点。在全球最大的单体免税店——海口国际免税城,调研组了解到,受出境消费分流、客群消费观念变化等因素影响,2024年海南离岛免税经营主体销售额低于2023年,提振离岛免税市场是目前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6月9日08时至10日08时,东北地区南部、江南北部和西南部西南地区南部、华南北部和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云南中南部、广西西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50~90毫米)。内蒙古中部、黑龙江东北部、新疆南疆盆地等地部分地区有4~6级风,其中,新疆东部部分地区有6~7级风。南海东南部海域将有5~7级、阵风8级的偏西风,渤海将有5~6级、阵风7级的偏南转东北风,渤海海峡将有5~6级、阵风7级的东北风,黄海北部海域将有4~6级、阵风7级的偏南风,南海西南部海域将有5~6级、阵风7级的偏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