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根经济实现消费者、商家、目的地等多方共赢,使消费从单一场景拓展到多个领域,在带动消费的同时,也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展现出巨大的活力和潜力。要让其释放更大的能量,需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支持培育特色小店和品牌,优化演出赛事活动审批程序,增加文化体育休闲消费供给。持续打造优质内容,以更高水平的演出和更有吸引力的赛事等,吸引更多人进行票务消费。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精准分析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加强部门联动和对商户的激励,在完善串联各类消费场景的方式上下功夫,进一步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此外,要深入挖掘当地特色文化和品牌,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让消费者深度体验当地文化,为消费者创造更具吸引力的消费体验。
数字技术让文物“活”起来,“明星文创”则满足了观众“把文物带回家”的需求。早晨9点,无锡博物院门前的两条队伍,一队奔向展厅看“小粉炉”真身,一队冲到文创区抢购“小粉炉”冰箱贴。无锡站巡展期间,单日文创消费额突破40万元,带动了“盖章打卡买文创”的博物馆经济。
对于老商场来说,面积小本是劣势,“现在商场动辄10多万平方米,我们只有两万平方米”,刚云鹏坦言。但一旦找准定位,反倒能突围,“我们如果做零售,和周边商场竞争太激烈,不如做成整个商圈的餐饮配套,提供品类最全的服务”。于是亚细亚卓悦城主打餐饮业态,70%店铺都是餐饮,客单价控制在大餐50元以内、小餐15元左右,B1层基本上是两步一个小吃档口。
走进劳工纪念馆遗骨陈列厅,时间仿佛骤然停滞。劳工的遗骸以扭曲姿态陈列于黄土之上。蓝色标牌上的字句讲述着他们生前遭遇的非人折磨:头骨击碎、铁丝捆绑、后脑有钉子、下半身遗骨、童工……角落处散落的一堆白骨,已无法拼凑出完整的人形。
首先是强化地域文化认同,唤醒“乡愁式共鸣”。这些赛事将地域文化符号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的场景,让本地人重新回味和审视本土文化,也让外地人透过赛事读懂一方水土的精神密码。“村超”舞台上,苗绣队服、芦笙伴奏、酸汤鱼奖品,都是黔东南非遗基因的具象化,村民在为球队呐喊时,也是在为自己的民族文化骄傲;“苏超”过程中,苏州评弹元素的战袍、南京金陵折扇的队徽,让江苏13个城市的居民在为家乡球队加油时,自然强化了对“江南文脉”的集体认同;“龙超”赛场上,“高速过弯”“急刹倒挡”等杂技式表演,让每一个佛山人内心涌起自豪感。
破解这一问题,需要行业各方共同努力。一方面,应鼓励内容方与海外本地团队在剧本创作、版权持有等环节展开更深层次的合作,推动权利归属与责任承担的前置明确。另一方面,可探索发起国际微短剧合作联盟,推动微短剧这一新影视内容样态在国际内容标准、版权规范、平台准入等方面达成基本共识,为微短剧的全球流通建立稳定的行业协作框架。
这两种票不仅节省了旅客多次购票的时间,还能享受一定的价格优惠。以北京-西安-洛阳旅游计次票为例,若在铁路12306App单独购买火车票,在适用列车范围内,二等座累计票价在1180元左右,而旅游计次票为1008元。